学校名称

小班化教室布置(转载)

发表时间:2011-06-26 阅读次数:1143
     小班化教育是在小班(指班额)教育的基础上演绎而来的。小班,指教育组织的一种空间形式,其基本内涵是指较少容量的班级儿童数量。
小班教育则指随着班级人数减少后,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小班化教育与小班教育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小班化教育是教学论范围内的一种教育模式的概念,具体指在某种教育价值判断支配下,教育活动形成一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教育过程,带有普遍意义的教育模式。
小班,它改变的不仅仅是班额大小,而是在逐步改变着教育本身。小班更加关注教育细节的设计和教育环境的布置,小班化教育精致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精心”。在这儿, 教学空间和环境的设计变得更加“讲究”,从教室前后空间的利用到学生课桌椅的设计和组合,都变得灵活丰富。
笔者就是一位担任着小班教育工作的老师。在新学期的开始,面对一群刚刚从幼儿园毕业,稚气未脱的孩童,如何实现他们由孩子向学生的转变,做好心理过渡的工作,并且让他们爱上学校,爱上学习呢?笔者首先从教室环境的布置上着手。
一:充满童趣的情境设计
在教室里,不再出现黑白分明的界限。墙壁上到处贴着孩子喜欢的卡通画,小猫、小狗、兔子……结合了儿童心理的需求,让他们在第一时间就对学校充满了好感,爱上学校。同时又应具体课文的要求,创设了有一定情境的故事画面。如《秋姑娘的信》、《北风和小鱼》、《三个小伙伴》等等,让孩子时刻徜徉在课文的情境中。
教室的一角设计成孩子们的活动天地。弧形的吊顶上缠上绿色的藤蔓,垂下绿意盎然的小葫芦,充满生机。偶尔露出一个黄色的小鸟脑袋,更是为这里增添了几许活力。墙壁上四个大字“活动天地”,歪斜的贴着,却别有一番情趣。其中一面墙壁上是孩子们的绘画、书法、手工制品,展现着儿童的才华,另一面上空白的厚纸上只有几个字:请画下你想画的一切。给孩子留下了发挥想象的空间。围成一圈的桌椅上摆放着跳棋、象棋、工艺品,让儿童各取所需。另一角有着一个书柜,里面卡通、科学……各类书籍应有尽有,让爱读书的孩子有了可以选择的余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里的东西还会有所变化,也许会增添一个绳梯,也许会是一个飞标盘,总之营造一个快乐的天地,让孩子在学习之余可以尽情放松。
教室的前方,黑板的两侧,分别是“好孩子评比栏”和“老师的话”。“好孩子评比栏”以儿童游戏的图案为背景,衬托着孩子们一张张的笑脸。评比栏分为“讲文明”、“爱清洁”、“常锻炼”、“会学习”四项,明确指出了低年级段的要求,生动形象。“老师的话”则提出了老师对孩子们的希望——“I孩子们,老师希望你们是快乐的,快乐的学习,快乐的交际,快乐的生活。这样你就会成为一个文明的、健康的孩子。一个受到所有人喜爱的孩子。”
精心布置的教室会“说话”了,唤起了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使孩子们受到了多元化的教育。
二:多样化的桌椅摆放
在小班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学生座位“秧田式”的排列方式,根据教学需要,把桌子随意组合成马鞍型、对称型、围坐型等形式。可以是小组团团坐,也可以是全班团团坐,还可是师生同坐在一起。上课时,黑板前少了高高的讲台,多了一把矮矮的椅子。教师不再总是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讲课,而是有时站着讲,有时坐着讲,更多的时候是“走下来”到学生的桌旁、身旁讲,鼓励学生说话。师生面对面地交流,省去了提问、叫名的时间,增加了思考交往的时间,构成了多向交流的布局。学生“下位子”、不举手回答问题也可以。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和互相交流的机会相应增多,就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以小组学习为主的形式则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现代人必须学会搜集信息。为此,我们把现代教学媒体引入教室,在教室内配置了电视机、投影仪、录音机、屏幕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以及与书本配套的、扩大学生视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适合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教学软件。由于学生人数的减少,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享受现代教学技术带来的信息,为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提供有力的辅助效能,从而提高教学效益。今后我们还将努力创设条件安装电脑,实物投影仪等高科技教学设备,并实行计算机网络教学。
我们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只有一次成功教育的机会。” 正是应社会需求,在强烈的家长强烈的呼吁下“小班化教育”应运而生。学生人数的减少,带来学生在教育空间、时间、师生交往密度及教学资源的享有比例成倍增长,也正因此适应了教育发展的需求。小班教学越来越成为新时代注目的焦点。但不管如何,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教学空间内进行的。有效地运用空间资源,合理地布置教室环境,积极地营造教学气氛,不但能直接帮助学生增进学习效果,而且对学生人格陶冶的潜在性影响极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也因环境的变化而将变得更融洽、更亲密。“小班化教育”学额的减少,无疑为现有的教学空间及教学人际关系改革提供了机遇,创造了条件。
新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把握住这次机遇,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改革小班化教室的布置入手,在小班化教学的改革中迈出第一步。
参考文献;《孩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