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浅谈中小学素质教育

发表时间:2011-09-29 阅读次数:495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是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模式培养的一大进步,其本质是要让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主动发展。而目前在广大中小学中,由于教育观念的滞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还存在诸多困难。我认为应解决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素质教育中要抓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培养。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也是学校教育的关键。1、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情感对一个人的思想道德认识变为道德信念起着转化作用,对思想道德认识转化为思想道德行为起着推动作用,同时也起着感染熏陶作用。我们要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生动形象的美好情境之中,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地受到环境中各种教育因素的感化。教育者还要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去影响受教育者,从而提高教育效果。2、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尽可能的要对祖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特别是建国以来和改革开放后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的成就和巨大变化,通过组织学生读书、看报、收看电影电视,让他们更加热爱祖国。3、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是在学生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生活、学习中的一些具体的事情甚至是小事都要关心、过问,要教育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待人礼貌、爱护公物、讲究卫生等,通过抓这些具体事情,让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抱负,使其从小树立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二、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抓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我想重点就是要抓好课堂教学的改革。在教学中应当研究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何思考问题,而不要重点抓向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和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传授知识,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懂得知识与实践不可分。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些社会实践课,让学生知道,今天课堂所学的知识将来在实际工作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还应该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学中应首先完全熟悉和掌握教材,把重点掌握吃透,知道哪些知识只要求学生有所了解,在过程和时间的安排上有主有次。因人施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切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于各科成绩都较为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在学习中拓展知识面,向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从整体上培养其综合能力;个别科目成绩突出的学生,要鼓励其再接再厉,在学好该科目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其它科目的学习兴趣;对于差生要多鼓励,尽可能地找出他的优点,并加以表扬,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特长的培养和引导,只要引导正确、得当,学生的特长也许会使他终身受益,对社会有所贡献。

  三、抓好体、音、美课程的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特长。体、音、美课程的开设可以说存在的问题较多,一是缺少器材,然而更为严重和让人担忧的是学校教师从思想上轻视体、音、美课程的教学。我认为,首先要从教学设施,教学条件上来一个大的改变;二是要合理配置师资队伍,体、音、美课程要有专职老师;三是领导要重视。素质教育过程中,凡学校开设的课程无主次之分,正副之分,作为学校领导,首先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体、音、美课程开设的重要性,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使之扎扎实实落到实处。学校还应定期举办运动会、歌咏比赛、文艺节目表演、美术展览等活动,以激发学生对体、音、美课程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欣赏、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四是教师在体、音、美课程的教学中要因材施教,体育课要求学生掌握基本要点通过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音乐课除教学生唱歌,掌握乐理知识外,还要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美术课要教给学生绘画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教师的指导训练,真正提高体、音、美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要重视劳动技术课程的开设,努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