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读朱浦《与英语新课程同行》丛书有感

发表时间:2011-12-22 阅读次数:376
寒假前奉命领了朱浦先生撰写的丛书,看到这么厚的三本书,一直无法静下心来好好阅读一番。今日正好得一空闲,将三本书粗览了一下,发现该丛书纲目清晰,案例翔实。将英语教学从理论研究、专题研究、问题思考三个方面进行了有根有据地阐述,真是朱浦先生数十年汗水与心血的结晶呀。
这本书主要是围绕英语新课程教学进行阐述的,我挑选了其中我比较感兴趣的、跟双语教学关系相对比较密切的几章内容进行了重点阅读,它们是《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施》、《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的思考》、《英语课堂教学中困难与问题的思考》这4个篇章。       在前2章里,朱浦先生从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概念与视角、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英语课堂教学备课的实施要点、英语课堂教学的要件设计与程序、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英语课堂教学的评价这几个方面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的进行教学设计、如何有效的在课堂上完成教学目标。说白了,就是如何备课和上课的问题,对我很有启发。      
       1、备课       通过阅读,我知道了在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上分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宏观设计为微观设计提供方向性的指导;而微观设计是宏观设计规划的落实,两者相辅相成。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在这两者上的思路还不是很清楚,双语教学往往只偏重具体某一课堂的教学,而没有思考大方向,大思路,以及一个模块或单元的整体性规划。所以使得我的双语教学连贯性不强,从而也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效率。这就要求我仔细研究教材,定出宏观设计,再细细考虑如何在微观设计中进行实施。      
       2、上课       在上课方面,朱浦先生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要在教学中放下架子,平等地跟学生进行语言互动。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常常是用简单的“问与答对话”作为双语教学的主要途径,学生围绕我设定的问题进行交流,从而没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体热情,阻碍了学生的学习成果。这就要求我改变观念,在语言教学中创设多种情景支持,如:身体语言、动作、脸部表情等,还要多使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视听材料,多安排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足够的机会。同时还要注意正确对待学生的语言错误,不是一错就纠,有错就纠,只有当一位或多位学生重复同一错误时,才进行适当的干预。      
      在后2章里,朱浦先生从英语教学的价值取向,汉英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差异、基于文化的英语教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融合、英语语言文化的教法思考、英语教学中文化融合的策略、教师形象的跨文化比较、对“中国英语”的思考以及新课改中教师面临的主要困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对英语教学中困难与问题的建议。这许多方面告诉我们英语教学不但是教语言、更是要培养“跨文  化的交际能力”,教师要不怕困难,多思考,多学习,适应新课改的教学。      
       语言和文化均属于社会现象,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要素之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的存储与传播而世代相传,两者关系密切。通过阅读,我知道了英语语言的教学其实不是孤立的,它是建筑在英语母语国家浓厚的社会文化上的。反思自己的教学,由于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足,不能正确理解文化交际的真实环境。自己本身就对英语文化非常不了解,所以也不能在课堂上对学生娓娓道来相关的跨文化知识。所以,就要求我自己提高跨文化教学的意识,平时多阅读英语相关的杂志、看一些英语原版片或名著,多在网上查找一些外国文化的资料。学校里正好有外教,就多向外教请教一些她们本国的传统习俗和文化习惯,不断学习,并在课堂上适时渗透,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了解世界,开阔眼界。(我觉得我们学校举办的英语文化节就非常好,以后这种活动不但要让每个学生参与,还要让每个老师也参与,提高内功。)      
     总之,新课改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转变陈旧教学观念,不断学习,适应新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身为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