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黄晔蕾 发表时间:2012-05-23 阅读次数:316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课前激趣

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课前我设计了以下导语:同学们,一提到春天,我们眼前仿佛就展现出一派阳光明媚,春风和煦,万物苏醒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用自己的彩笔来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杜甫的《绝句四首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描绘春天的?我们还学过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大家再一起来背一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又是通过什么景物来描绘春天的?其中哪一个字用得特别好?绝句只有四句,它往往只能从一两个角度,也就是选取一两种景物来描绘春天。但是写文章往往就不止选取一两种景物了。在学习课文以前,请大家想一想,如果要你以“春”为题作文.你将选取哪些景物进行描写? 随着这一串提示,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背诵了一首又一首的诗文,唤起了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千姿百态的春景仿佛就呈现在眼前,这时再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朗诵朱自清的散文《春》,看作者选取哪些景物描绘春景的。

2、 名言激趣

在教学《生命的意义》时,通过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启发学生了解:这段名言是谁说的,他是怎样一个人,你了解这本书吗?从而带领学生走入课文。

3、问题激趣

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时,可设计以下问题:①“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出发航行的?②“诺曼底号”发生海难的原因是什么?③刚发生海难时船上出现了什么样的紧急情况?④在紧急情况下,船长哈尔威是如何果敢地指挥救人的?⑤这场海难的结局是什么?经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教师的点拔,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使原来死水一样的课堂变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

4、歌唱激趣

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我播放了王菲的《明月几时有》,采取听唱、教学生演唱、师生同唱的形式。这样,把词的内容变成演唱,能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演唱走进了诗词的意境。

5、演出激趣

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可变讲析为指导学生演出课本剧,让学生踊跃参加,就会使课堂教学变严肃为游戏,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6、多媒体激趣

在教学郦道元的《三峡》时,立体展现夏水暴涨时的三峡,让学生充分理解、体会三峡的壮丽景色。在教学杜牧的《赤壁》时,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到一千多年前的古战场,亲眼目睹:火光映天、金戈铁马、惨烈厮杀、血流成河的悲壮。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情境就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消除了学生对文章的陌生感。

7、联想激趣

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可就有关月亮的描写,启发学生联想:“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酷爱写月,在他们的想像中,明月是可以问讯、追攀和揽摘的,甚至可以解孤独、寄乡愁,请背诵有关描写‘明月’的诗句。”于是学生争先恐后吟诵:“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通过这种方法就把有形、有限的课堂,变为无形、无限的课堂,实现了“大语文观”的教学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