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读《童年》有感

作者:2007级 李文 发表时间:2012-06-11 阅读次数:389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是一生中最难忘、最快乐的时光,但高尔基的童年却与众不同。真可谓“窒息的天地,苦难的童年”。故事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阿廖沙是在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度过的,三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残暴的外祖父的毒打。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阿廖沙受尽了外祖父的虐待,在他的周围,只有自私自利、冷眼旁观的“局外人”。幼小的他过早地体会到人间的痛苦和丑恶。这时,读着读着我的鼻子不禁一酸,为高尔基悲惨的童年生活而伤痛。我依然含着泪水,终于把这个催人下泪的故事看完了……
    阿廖沙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十分敏感的孩子,他能辨别好坏。他具有坚定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虽然生活在一个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但他反而锻炼成长为一个坚强,正直,勇敢,乐观,自信的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同情贫苦的人,另外,他还具有很强的求知欲,热爱书籍,更热爱生活。
    一天,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病。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根本没有一点儿家庭温暖,当读到此时,我的心情是那样复杂,为什么一个这么小的孩子,他的童年那么悲哀?为什么他的童年没有一丝欢笑,只是充满了仇恨的悲愤?我发现阿廖沙的童年中有了不该有的痛苦:每个人的心都充斥着暴力,麻木不仁。   
    天哪,如此比较,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每天生活在蜜罐儿里,被甜水泡着,被金灿灿的钱堆着......我们是多么幸福呀!我不由想到了自己,平时,我穿衣服吃东西总挑三拣四,不喜欢穿的就不穿,不喜欢吃的就不吃,被父母宠着。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品尝;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如果有人欺负你,大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个人一番。而高尔基那个年代呢?高尔基很少有安宁的日子,几乎天天有人伤害他、辱骂他、欺负他。
    我们有这么幸福的童年,要如书中主人公的一句话那样:要执着求知、不怕困难、持之以恒、永远以那种积极,勇于拼搏的态度对待现在和未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