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加乐英语名师访谈——马清:享受工作赋予的成就感

发表时间:2016-05-10 阅读次数:647

  这是马清老师一个普通工作日的日程安排:早上到达办公室后的一个小时内,她回复了一些邮件,处理些紧急事务;11点至1点半,开会,听别人分享了一些网站运行的经验;1点半,吃午饭,利用午饭的间隙和下属们分享了最近会议的一些思考;下午,她又要参加学科的一个例会;这中间还有一些临时的紧急状况需要她处理。一天忙下来,晚上8、9点下班是常事。

  马清老师是学而思乐加乐英语师训部的高级主管,虽是个女子,手下管着全是清一色男将。同事们对她的评价可以归纳为几点:追求生活品质,所有的事情都保证质量;特别要强;爱美;聪明;能够迅速抓住重点。

  在工作上,马清老师是独挡一面的高级主管,做事雷厉风行,充分享受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如果没有成就感,就像植物缺少了阳光一样无法生存下去,这似乎颇符合"女强人"的形象。不过外表坚强的人,内心都有柔软的地方。听完她的故事,你或许能认识一个全新的马清。

               
                                          

  在学而思的成长经历

  马清老师在大学学习的是英语专业,毕业后她加入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员工培训部。在那工作的1年多时间是她职业生涯的启蒙时期。在那里,她懂得了什么是职业性,学会了到底怎么和人沟通、合作,年终竞聘制也培养了她的竞争意识。这家企业的用人理念至今仍影响着她:如果你有智慧,那么请留下智慧;如果没有智慧,请留下汗水;如果既不留下智慧又不留下汗水,请你走开。

  在工作了1年多后,马清老师意识到如果不在企业核心部门,发展空间十分有限。仔细考虑后,她决定辞去这家企业的工作,重新开始。

  2006年11月,马清老师正式和学而思乐加乐英语签约,成为了一名英语教师。说到当初选择学而思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只有一条--"学而思是当时唯一一个有自己讲义的培训机构,我就特别想知道这是怎么的一个优势。"

  然而,第一次面试却没有通过。之前她主要从事的是成人培训,这和学而思乐加乐英语专注的中小学培训毕竟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她给面试官打电话,希望再有一次试讲的机会。面试官建议她用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她却说三天,三天就够了。三天后的试讲结束后,当时的主管王磊老师决定留下她,理由很简单,他认为马清老师的声音足够大。这给了马清相当大的启发,这让她在以后的工作中都愿意给别人一个机会,毕竟大家都要成长。

  依照学而思乐加乐英语的惯例,教得越好的老师带的班就越多。所以刚到学而思的时候,马清老师一期只带了一个班。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她在课堂上的表现力很好,但是讲课的系统还不完善。她决定去旁听别的老师讲课。那段时间,她上午听课,中午就找一家肯德基或麦当劳坐下,整理一下上午学到的东西,补充到自己的讲义中,然后晚上再自己上讲台讲。这种状态持续了近半年时间,她几乎听遍了当时学而思乐加乐英语所有老师的课。另外,她还乐于帮别的老师代课。按常理来说,代课的难度要大许多,因为面对的学生是陌生的,学生也容易和之前的老师相比较。但在马清老师看来,代课正是检验自己和挑战自己的过程,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有相应的调整,就算帮别的老师代课也要全力以赴。

  "我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马清老师说。她带的第一个班有15个名额,只招了12个人。她不断要求自己,要有清晰的教学目标;教学展现一定要比别人多;每堂课都要有补充材料;提高学生的做题正确率。

  渐渐的,情况有了变化。只要是马清老师教的班都能在开班的几天时间内报满,而且续保率为100%。她在教学上的努力得到了家长、学生以及她的领导的肯定。

  在天津的2008年

  2008年初,学而思筹办天津分校。当时学而思高层曹允东校长和马清老师有过一次很简单的对话。

  曹允东:"天津要筹办分校,你愿不愿意去天津发展?

  马清:"去。什么时候去?"

  曹允东:"尽快去吧。"

  马清:"那就明天吧。"

  就这样,马清老师回家简单收拾了下,第二天就踏上了去天津的火车。

  天津分校刚起步的时候,条件特别艰苦,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一切都从零开始,没有教材,没有教师,也没有学生。马清老师去发过传单,在大街上像小商贩一样吆喝,为了招生她要去做讲座,当时还承办了一个全国的英语背诵大赛。

  马清老师面对的第一件事是要办好这个英语背诵大赛。她招考官、设计海报、印优惠券,事无巨细,甚至优惠卷背后要写多少条说明都要操心。报名表甚至没有电子版,几千张纸质版的报名表要一张一张录入,几个人常常干到深夜。

  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没有团队,资源和北京相比远远不如。没团队就建团队,没资源找资源,马清老师就这样一点一滴地让天津分校运转起来。

  在天津分校,苦活累活都干过,但马清老师强调工作必须要有成就感。让她骄傲的是,天津分校最初做英语学科的三个人是她选的,现在她们已经成为了天津分校的骨干。

  在天津的2008年对于马清老师来说并不顺利。工作上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压力,身体又在这个时候出了问题。08年6月,她的脖子上长了一块白斑,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可能是白癜风。这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爱美的女孩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一击。

  那段日子,外人根本无法估计马清老师到底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工作、身体,人生中的几件最重要的事情都不顺利。生病的事情还不能跟父母说,怕父母担心,所有的委屈都只好往肚子咽,所有的一切都只能自己一个人承受。留过的眼泪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还好,病情最终确诊不是白癜风,这让马清老师松了一口气。她说,你发现最坏的情况下只要有一点点转机,人就会有希望。

  执行力很重要

  2008年10月15日马清老师正式回到北京工作,主管一个成立一个月的新部门。

  执行、沟通、目标、成就、完美是关于马清老师的五个关键词。

  如果满分是100分,马清老师一定会要求自己得120分。

  她认为执行力很重要,并且十分看重结果的反馈。做事如果没有结果,就会大打折扣。比如,如果某个班次要更换老师,她会要求客服部做一个电话回访,给三分之一的家长打电话,征求对新老师的意见,并且以文本的形式回馈给老师。

  她说:"我希望我的老师会主动要求家长回访。这样的工作才有意义。合作上有付出,才会有成就感。"

  马清老师工作的部门不像招生部门那样能马上看到成果。那时候没有数据,马清老师努力地让她的下属知道工作是有意义的。

  她说在工作中的成就远远大于你赚的钱。

  现在她带的团队是清一色的男性,她也不在不断思考如何能让团队成长得更快。从她的部门里培养出了不少人才,这些人都在学而思乐加乐英语的其他部门成为了精英。

  "我很幸运,我好像遇到的都是特别好的孩子。"她的经验是选人一定要选对。

  马清老师是感性的。2009年暑假这两个月,除了忙碌的课程,她还要承担学科全职的很多工作。在暑假结束后的工作例会上,马清老师并没有跟大家说她有多苦有多累,而只是汇报了一下自己所干的内容。但说着说着,她忽然掉下了眼泪。干的时候也许并不觉得苦,可经历过了,回想起这些日子来自己和所带领的团队的付出,还是感慨颇多。

  憧憬的生活状态

  马清老师说,人生最不可或缺的几件事情:有父母,有朋友,有家庭,有事可做。

  在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她就给妈妈买了一条白金的项链。父母的默默支持一直是她前行的动力。她的父母几乎给了女儿所有能给的东西。她想等父母退了休,就把他们接到北京来,好好照顾他们,陪在他们身边。

  一直以来,她都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工作上,留给自己的时间并不多。看着同学一个个步入婚姻的殿堂,马清老师的妈妈也开始忍不住在她耳边吹风了。马清老师说男友一定要舒心、省心、而且想起来都很美。她心目中的理想老公一定要心眼好,要有养家的能力,要有持家的能力。"这样的话,我就把钱都给他,让他管!"马清老师笑着说。

  和《绝望的主妇》中的主人公Lynette有些相似,在马清老师的心中家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甚至愿意为了家庭放弃工作。她美美地说道憧憬的生活状态:养一条大狗,和心爱的人带着大狗去海边度假,每年都去一周,那种感觉就像一直度蜜月一样。

  就现在而言,如果能有一天休息,什么都不用想,她会睡到自然醒。在家穿得很随意,整天不出门,吃饭就叫外卖,过一天猪一样的日子

  不过这种状态持续一两天还行,再长的话,马清老师肯定受不了。她是那种生活中一定要有盼头,一定要给她踏实的感觉的人。她十分享受工作带给她的成就感,这或许就是她如此努力工作,而不知疲倦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