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教学就是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那么,应该如何运用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上述目标呢?
一、 识字写字的教学方法。
汉字象征着中国文化,是非常典型的表意文字。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表面上看来,学生学习识字写字就是为了掌握交际工具,落实了语文的工具性,但我们认为,工具是被人使用的,使用工具的人就有一个情感态度的问题;而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尤其是我们的汉字,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在识字写字方面,同样应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如何针对不同识字情境和不同学段的学生,研究合适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认知水平的识字写字方法,选择恰当的识字教学策略,是每个语文教师要面对的问题。因此,在识字写字教学方面,我们应首先加强在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重视识字写字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1)、容易掌握的字,让学生互教互学,争当小老师;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力。” ①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兴趣决定着他们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效果。因此,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汉字是一种独特的方块字,在构成方面有其特殊的规律。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顺应儿童的认知水平,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营造愉快融洽的学习氛围,对于一些容易掌握的字,采取让学生争当小老师的形式,提供一个小朋友表现自己的平台,常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每个小朋友都是天生的表演者,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小朋友自己学自己当小老师就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激发课堂活力,在当“小老师”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汉字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简单的汉字。
(2)难掌握的字,运用图画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记忆。
汉字文化博大、厚重、缜密,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到假借、转注,从不同时期不同形体的演变直至当代汉字的简化,以及造字、用字的情况千变万化,错综复杂,决定了汉字教学的方法和识字写字教学的策略必然是多元的。对于难掌握的字,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寻找识记汉字的方法。例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结合知识规律,把握学生学习规律,进行长期、反复、灵活、合理的训练,学生的坚强意志、良好的的学习习惯一定会形成。例如,教给学生识记归纳的方法:教学“赢”字时,可以用加法“亡+口+月+贝+凡”来记忆识字。同时,运用图画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记忆。如学“休”字时就可以用一个人树下乘凉来帮助学生学习记忆。总之,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就会乐于识字。
最后,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后,还要给学生开设一个识字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识字中磨练。激励他们离开课堂后仍然会去持之以恒,主动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