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王文丽老师《障碍跑》课的设计说明

发表时间:2011-06-08 阅读次数:747
《障碍跑》课的设计说明
王文丽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是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与提高,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此课将“生活化”教学的新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情景创设的生活化、教学过程的生活化、教学器材的生活化、教师语言的生活化等,让学生掌握跨钻结合的动作,同时注重学生们的规范意识、规则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等,让课堂教学体现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评价方面,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诊断功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进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二、教材分析
跨钻障碍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运动能力之一,是促进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灵敏度、协调能力的重要手段。围绕《障碍跑》这一课题采用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情景创设的生活化、教学器材的生活化等,更贴近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跨越不同摆放的垫子,钻过障碍,来帮助学生练习动作,解决动作的重难点。同时通过比赛也是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以及竞争意识的有效途径。整个练习过程学生先体验练习,再由教师进行科学引导、讲解示范等策略,让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掌握技术动作。
三、学情分析:
水平三(五年级)学生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协调性和灵敏性还需继续提高。特别是快速的跨、钻障碍练习,以前接触的较少,在学习中都有跃跃欲试的兴趣。在学习中安排练习的难度要适中,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通过生活化情景的创设、器材的生活化能进一步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跨钻结合,越过障碍的动作。
2.发展跨钻能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勇于拼搏的精神,完善人格。
教学重点:掌握跨、钻动作方法。
教学难点:跨钻结合动作越过障碍。
 
 
五、教与学过程的设计思路
(一)启动阶段
情境导入:通过拓展训练营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进入本课。接着进入热身活动,首先是自然地形跑,之后是拉伸练习。
(二)储备阶段:
1.自主体验:学生们通过合作完成绕、跨、钻动作,体会绕、跨、钻障碍的动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教师引导过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们跨越既有远度又有高度的垫子后又钻过障碍,进一步掌握跨、钻结合,越过障碍的动作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优生示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题地位和教师的引领作用,学生们积极练习来解决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
(三)释放阶段:
这一环节是接力赛,也是本课的高潮部分。通过接力赛来继续巩固、提高本节课学习的跨钻结合,越过障碍的动作,同时培养学生们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完善人格。
(四)恢复阶段
    教师带领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进行放松。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宣布下课。
六、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主要策略:
1.“生活化素材”教学的新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情景创设的生活化、教学器材的生活化。
2.转变学习方式,通过体验练习,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教学氛围。
七、场地器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