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家庭中,母亲所扮演的角色是比较全面的,慈祥的,父亲的角色是比较严厉的。在如今的家庭里,母亲总是照顾孩子的吃穿住行,在平时的生活中孩子跟母亲沟通也比较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何更好发挥父亲的作用?
2、 孩子有时感到不舒服,告诉家长后,家长似信非信。孩子在自己学习时,家长会问孩子按照要求学习了吗?孩子感到不被信任。如何建立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信任关系?
3、 原生家庭,作为父母在重现创造一个文化。很多时候我们在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里不知不觉中学到的一些行为。当理性教育和鼓励式教育不起作用或者没有效果时,该不该传承老一辈的棍棒教育方式?
4、 对于父母恩爱,而孩子自我感觉缺少爱的二胎家庭,父母应该如何做才会让孩子学会爱,感受到爱?
5、 孩子的成长过程通常会有几个年龄段比较叛逆,那是孩子在有能力的时候选择表达对父母的不满,但是当孩子需要的尊重和爱,在童年里得到了满足,那么就会减少叛逆的情况?
6、 现在家庭中基本都是俩个孩子,孩子就会觉的为什么老让我学习。为什么老是抱着弟弟?妈妈你只爱弟弟不爱我了吗?怎样教育引导俩孩之间对父母的依赖?
7、 请问我们做为家长,平时语言行为应该注意什么?如果家庭中发生争吵,打架,事后如何安慰孩子,让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如果因为学习等不好行为,忍不住火打骂孩子,之后怎么样和孩子交流才不能影响到孩子?
8、 夫妻俩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同怎么办?两人都很重视孩子教育,但在教育理念和方法各持己见。书上也说,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夫妻要保持一致,有没有办法化解这个矛盾呢?
9、 很想咨询,爸妈肯定有一方比较强势一些,在家中起到震慑孩子的作用,这样怎么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还有家中有一半时间是老人帮忙带小孩,比较宠溺,该怎么和老人沟通协调不要惯坏小孩?
10、 原生家庭里不知不觉中学到的一些行为,对孩子的成长很关键。由于父母来自不同的家庭,对事情的要求有不同的规则。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习惯和规则。应该怎样去正确引导孩子?
11、 《都很好》中大哥明明学习很好而且还出国留学了,却没有小妹在国内上的一般学校混的好!以后该怎样教导孩子学习的方向?!
12、 有个美国教育专家霍尔曾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虽然有点夸大,但是我们在承认有天赋这个东西的时候,就应该接受有些不好的特质会被遗传下来。如何纠正孩子遗传所带的一些潜质的问题,比如固执,自控能力差?
13、 儿童的心灵都是纯洁美好的,但为什么长大后却各有千秋,原生家庭对孩子的人格培养有什么影响呢?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爱的方式?
14、 我家是原生家庭(三世同堂住在一起),老人一般溺爱第三代孩子,我们要协调好如何跟老人相处,如何教育孩子。怎样做到既能顾虑老人的感受,又能教育好孩子?
15、 父母文化水平低,如何与孩子更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16、 父母在国外,把孩子委托给姑姑照顾,姑姑有了自己的孩子,应如何面对哥嫂的孩子?
17、 原生家庭的父亲和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有哪些不同之处?又有哪些共同之处?
18、 “现在少赚钱 多陪陪孩子” 但是在很多家庭里真的不现实,为了家庭生计,大多数时间只有老人或夫妻一方陪伴,这样会不会造成孩子性格缺失?
19、 孩子倔强,很在意数学的对错,在意的有点过了,错题还会打自己,是父母影响了他的行为么?父母一直也在自我反省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让孩子面对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还有孩子之前一点也不拖拉,二年级下学期开始拖拉,并且还会顶嘴,感觉什么都不服气,想知道这是正常现象,还是哪里出了问题?
20、 如何有效疏导孩子正确对待安逸的家庭与残酷竞争的社会之间的巨大差异对孩子的造成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