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立法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
宣传教育活动。
法律是治国的工具
今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助于普及宪法知识,有助于公民通过各种宪法宣传活动感受宪法的价值,扩大宪法实施的群众基础。
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助于落实2011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
最后,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有助于在国际社会树立我国尊重宪法的良好形象,扩大我国宪法的国际影响。。
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
《宪法》《刑法》《民法通则》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婚姻法》《继承法》《兵役法》
《经济合同法》《环境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交通管理法规》
常见的违法行为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
包括:扰乱公共秩序
妨害公共安全
侵犯公私财物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2、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
3、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
4、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
5、民事侵权的行为
自我保护要领
1 .力量对比
2 .周围环境的利用
3 .机智求助他人
4 .主观心理的调节
5 .人身安全第一
6 .避免无谓的激怒对方
7 .暂时妥协,事后报案
8.运用法律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