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歌曲《小白船》是一首典型的三拍子歌曲,在欣赏中如何引导孩子关注并感受三拍子荡漾的韵律感呢?我想,打击乐伴奏是一个不错的点子,在初初感受音乐后,让学生自主选择用哪些乐器为这首歌曲伴奏,孩子根据歌曲情绪和拍子的特点,基本会选择碰铃、串铃、铃鼓、三角铁等打击乐器,教师再引导孩子用准确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通过这种音乐表现方式来加深对歌曲的感受。
很多少数民族的乐曲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孩子的自我表现欲望又非常强,其鲜明的节奏经常让孩子们不禁手舞足蹈,跟着音乐雀跃起来,但这种舞不应该是无目的,无选择地舞,这时需要教师的指导。如欣赏三下《阿细跳月》时,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关注其特有的节奏型,并在最后两拍中加入跺脚、拍手、踢腿等富有彝族风格的动作,不仅让孩子乐在其中,也更加深了音乐的记忆。在欣赏一下《运动员进行曲》中结合律动,跟节拍进行踏步走与队形变化,不仅加深了孩子对音乐的记忆,也进一步让孩子感受了进行曲的风格。这样的方式既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音乐课堂的情趣;又能让学生进入参与音乐的积极状态,从而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