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英语是入门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首位。一堂课时间虽短,但却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教师需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效率,促进课堂的有效性。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下学习,倡导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让其所学习的知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同时,注重交际合作。
学生是课堂上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已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体验,参与,特别是小学英语课堂,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既学习到知识,又培养了学习兴趣,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这是每位老师都会思考的问题。以我所见,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让课堂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遵循兴趣性原则,教师可在每节课前举行英语歌曲联唱,用富于感染力的
音乐激发情趣,让学生以饱满的愉快的情绪进入英语学习;可以用图片,优美的体态语、简笔画、照片、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活动;可以选用学生们熟悉的
内容或游戏
方法,如: Golden Touch,Hangman, Bingo, Guessing games 等方法,使学生的兴趣点达到高潮。教师应对学生在游戏中的出色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他们的聪明才智,分享他们在游戏中所获得的乐趣。教师把握好了兴趣这个支点,就能通过课堂教学这根杠杆,成功地托起自己教学效果的提高。
第一、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激“活”教科书,让学生更易理解接受。
摆在我们面前的教科书就是教科书而已,不能说话也不能动。应该想方设法,利用电教器材如TV、VCD、电脑、录像等,让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形象起来、发出声来,让“活”的教科书震撼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授小学新标准英语第一册Unit 9 I don’t like meat .这一课时,就将四个人物的对话制成“小电影”,教师配音,把长长的几段话立体地展示给学生,让课堂变得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学生充满激情,易理解掌握,并能模仿自编自演对话。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将这课书制成CAI课件,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第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A、重视交际,课堂上体现学生交际能力。
众所周知,语言的社会属性是指它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沟通与交流的作用,人们必须要看场合、时机和对象,根据整个语言环境以及双方的身份,正确、得体地使用语言,这就是交际能力,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转
首先,我们要利用现行教材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培养情景对话能力,让学生在熟读时注意语音、语调、表情
自然到位。然后熟记关键语句,强化常用口语。如:Hello! Glad to meet you! Thank you! You’re welcome! See you! So long! 等等。最后创新、活化语言。单纯模仿、机械重复不仅学了后还不会用,还会降低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及时创设情景,利用书上的材料扩充交际语境,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的口头交际能力。如把教室置成商店,让学生来购物,或把教室布置成肯德基,让学生来点餐。
B、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例如组织课前活动,我通常以听说训练为重点,利用课前几分钟,开展听说训练活动,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迎来即将开始的英语课。
C、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英语科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语言功能,讲究对话的艺术,这就要求全体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的毛病,积极开展语言交际活动。我常常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每一课,都尽量创设大量情景并提供广泛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如Dialogue的教学,我让学生看图听录音跟读到口述、表演整个故事,再自编自演对话。这样一来,本来只有几句话的内容,经过学生的处理,就成为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了。长期的训练,学生由胆怯别扭到自然大方而且不时有精彩的表演。
D、发扬民主,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动起来。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使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以及动表情,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特别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做做动作,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第一册Unit 13 On the farm时,我一边教学新单词、一边让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或动作,学生学得意趣盎然,教师也教得轻松自如。
第三、教师转变观念,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活”起来。
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教师上课节奏要快,以训练学生的反应、思维与速度。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0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做小动作或小声讲话等不良习惯。为避免这一点,教师应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游戏、唱歌、做动作、抢答竞赛等,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忆得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的教学,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了学生兴致、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