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作为教育者,应擦亮我们的双眸,面对部分顽童的别具一格、独创的见解不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更不能鄙视、挖苦、讽刺,使顽童创造能力的火星夭折在幼芽状态,相反你会发现所谓创造发明就是观察到的事物相同,而构想出的事物与别人不同而已。培养创造能力不能只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落实在每一桩小事中的思维。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认真研究并掌握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熟悉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特征,和他们叫朋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爱,让他们到现实生活中亲身去观察、体验、感受,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训斥,积极鼓励和保护他们的创造热情。我们要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可爱的顽童。不是苛责,不是鄙夷,是心与心的碰撞,是情与情的交融,让他们有自由呼吸的空间,尽情创造。要知道创造在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顽童的心里更蕴藏着无限创造的种子,给他一个空间,就会显现。真爱孩子,给孩子营造一片自由锻炼的空间,努力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锻炼机会,莫让爱成为束缚孩子创造的囚笼。活泼、欢快、高能量的顽童,或许每天都会惹人烦恼、生气,甚至是愤怒。常常看到他们贪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等,也常常听到家长、老师的抱怨和失望的语气。因而,在很多人看来,顽童爱玩、不听话似乎是不务正业,甚至觉得后果堪忧。其实,顽童之与顽童,正像工作之与成人,是一中必需的生活方式,可以说玩是孩子的第一份工作,是孩子的另一种学习。我们成人要做的,不是漫骂、殴打,而是正确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