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观《密切联系的生物界》一课有感
发表时间:2011-09-22 阅读次数:629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学习《密切联系的生物界》一课时,在学生认识了简单的食物链之后,为了引导他们理解更为复杂的食物关系,授课教师利用投影出示了温带草原上的几种生物:鹰、蛇、狼、狐狸、鸟、田鼠、蝗虫、羊、草等。
引导学生一起了解了上述几种生物之后,授课教师便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出蕴藏在这些生物中的食物链,同时要求他们逐一记录下来,并且鼓励他们找得越多越好。“看看哪个小组找到的食物链最多!”
于是,同学们便开始以小组为单位活动起来。由于生物较多,食物链比较复杂,因此这一活动也就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当然,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则巡回走动于各个学习小组之间,忙着指导学生以便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找出各种食物链。他还不时地提醒学生说:“老师觉得还能写出几条食物链。”
小组活动结束后,接下来是组织学生进行班级交流。授课教师将前面提到的几种生物书写在黑板上面。而且,笔者还特别注意到授课教师在板书时,是分为四个层级进行的,自下而上依次是第一层级的“草”,第二层级的“田鼠、蝗虫、羊”,第三层级的“鸟”,第四层级的“鹰、蛇、狼、狐狸”。
在进行班级交流时,授课教师便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的生物之间用先前学习的表示方法──用“
→”表示某某被某某吃掉,这样,教师在黑板上究竟列举了几条食物链已经不是特别重要了,因为教师的表示方法也已经非常明确地告诉在场的所有人,几条食物链不是很重要,关键是这种表示食物链的方法,并且更进一步的是,建立在这种表示方法基础上的全面考虑问题的思维角度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为什么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更进一步地讲,在他们进行小组活动之前,授课教师没有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这种简便的表示方法呢?为什么教师在巡视学生的小组活动时,仍然鼓励同学们要尽可能地找出所有的食物链呢?且不说那样一条一条列举食物链的方法很难找出所有的表示方法,更在于那样的方法还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而且这种做法,对于他们思维的发展也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
当然,笔者以如此苛刻的目光来审视授课教师的行为,并不是说那位授课教师有意将那种便捷的表示方法保留下来而不传授给学生,或者是说教师有意在向学生炫耀自己,只是说授课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在科学课堂上除了需要学习基本的科学知识之外,还应该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智力的发展,进一步还要让他们感受到思维的乐趣。毫无疑问,相对于让学生罗列出一条条食物链来说,教给他们运用简便易懂的表示方法,更容易让他们感受到发现的伟大,更能够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相对于那种单调死板的简单罗列来说,这样的课堂又怎能不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