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崔其升与杜郎口经验》读后感

发表时间:2011-09-28 阅读次数:1620
    在学校组织的读书漂流活动中,我阅读了《走向自主——杜郎口教学改革解读》这本书。这本书描述了杜郎口中学的改革历程及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且将杜郎口中学成功的经验一一列举出来,为我们以后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依据。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追求就是“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相应的校园标语更体现了这一点:“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精彩课堂任我辩,欢声笑语乐无限”;“试一试我能行,拼一拼我能赢”等等。
    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杜郎口现象”中的三大环节——预习、展示、反馈。这部分主要给我们诠释了三大环节的各自作用及其策略:预习——生成本课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展示——将预习环节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情进行提炼和提升;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教师在预习环节并不轻松,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真研究教材,拓展内容,延伸知识,设计问题的形式、情景及方法。充分关注学生差异,尤其是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不要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预习也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的合作、宽容、理解的良好品质。“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
    “展示”更是全员合作、激情互动的完美体现。首先注意的一点就是“基于问题、展现提升”,将学生在预习环节中没有解决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展示,并且教师要掌握哪些内容必须展示,哪些内容不需要展示,可以根据课堂需要进行临时调整。这里也是“知识交融、心灵碰撞”的舞台。充分的准备、表现的本能欲望、小组的荣誉,使得每位同学都能关注黑板,认真聆听同学的精彩讲解。这里的“展示”也异于传统式的讲授,是在教学目标引领下的合作探究,淡化学生理解、表达,交流的形式要求,淡化课堂的组织形式,注重学生探究、创造这一课堂教学的实质要求。
    “反馈”环节就是盘点反思、达标测评、反思提高的阶段。让学生在展示环节之后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测,由学生实现认知、方法、体验、情感全方位的“盘点”。学生们在帮助其他同学的过程中,无意识中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可以加强同学间的交流,进一步促进教学目标中情感目标的实现。
    杜郎口中学以人为本的做法令人称道,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尝试着把杜郎口中学的一些好的做法运用到课堂中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借鉴杜郎口中学的育人理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