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开拓学生眼界,搭建成长平台

发表时间:2014-03-21 阅读次数:957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学校的教育,更离不开社会的滋润与锤炼。3月20日上午,青岛市文明办来到青岛二十四中进行“未成年人社会课堂”使用情况的调研。学校一直把学生的“社会课堂”学习作为学校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从活动的时间、场所、形式等各个方面进行不断地调研与完善,初步打造成我校的一项特色工作。为了确保学习效果,我校自行编印了符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社会课堂参观手册。为了免除家长关于资金的后顾之忧,所有参观所需要的费用如:门票、车费等均由学校承担。学校与骆驼祥子博物馆、康有为故居博物馆、葡萄酒博物馆、纺织博物馆、邮电博物馆达成协议协议,共建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学校派出学生在假期到这些场馆进行志愿服务,学生的表现得到了外地游客的高度赞扬,青岛电视台也对此活动进行了报道。两年多来,先后有上百名优秀的同学走进场馆,进行志愿服务。
   20日上午,区教育局王红副局长首先代表市南区,将未成年人社会课堂使用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了简要汇报。随后,学校分管的唐校长代表学校将所做的工作向文明办的领导作了详细汇报,并向各位领导展示了学生使用中的社会课堂参观手册。刘晓云校长则向领导提出了建议,为了进一步落实此项工作,可以考虑引进打卡机,由家长带领孩子参与其中,并与学校的评价终端相关联,解决参观过程中的安全、费用等相关问题。市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处李信阳处长表示,二十四中将这项工作不仅落到了实处,而且又有创新,值得推广,希望教育部门能够推广经验,使更多的学校受到启发,更多的孩子受益。刘校长的建议很有建设性,值得研究。一同前来考察的市教育局基教处夏青副处长表示,回去马上做好调研工作,并组织好现场会,落实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