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自爱不等于自私

发表时间:2020-03-03 阅读次数:8026

跟朋友的交流中,偶尔会提到自爱这个词。她们几乎都用异样的眼神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一件事,也有鄙视的感觉,有的认为自爱是不好的,有的认为自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有的甚至对自爱有强烈的罪恶感。(低价值感的朋友尤为强烈。)有的甚至活了一辈子都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也有历史也根本不允许。所以,我终于明白,异性的眼神是有原因的,不过这也理解。

 分享一下自爱和自私的区别:

  自爱是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照顾好自己的需求;

自私是需求本身建立在损害或影响他人利益的基础上的。

比如:我现在饿了,我花10块钱买个饭吃,这是爱自己的行为;可是我本来就只有10块钱,结果你却把我的10块钱全部拿走,买你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这就是为了满足你自己,不顾我的感受和需求,把我仅有的10块钱拿走,这是自私的表现。

世间万物因我的存在而有意义,我都不在了,再多的财产,再好的感情又如何呢?

当我们学会爱自己,学会照顾自己的需求,也就有能力照顾自己,当我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我也是有能力爱自己的,当自己有自爱的能力,那我的爱也是满的,在这样的情景下,对待身边的人事物,会以平和的心态进行,你只是简单的一个给予就有可能让对方感动终身,而你并不期待对方一定要回报你,因为你觉得举手之劳。看似简单的一个行为却充满着正向的能量,因为你把满溢的爱只是顺便的分享给予,你的给予是全然和纯粹的,对方能感受到你的这份真诚;他也自然而然的想办法回报你,你会收获更多的爱和恩典,你又有更大的爱去支持和对方他人,他人又会回报给你更多的爱和祝福,这个爱的循环就会越来越持续,爱的氛围就会越来越大,爱的能量波就可以蔓延开来,更多的人又可以支持更有需要的人。这是一种健康的持久的良性的爱的循环。

没有“爱自己”的能力也就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因为自身的基础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它不会消失只会存在,这个需求就像一个没有被填满的洞。在你的关系中,你自身的不满已经存在,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你还以为你愿意给对方,所以等于在所谓给的基础上加大了你内在的不满,越给你的需求洞就越大,越大你越想从外界去获得,你的内心缺什么你就渴望从外界获得什么,也许是肯定、认可、接受、赞赏等等。同时对方没有如你所想的对待你时,你会倍受伤害,甚至会怀疑她是不是真的爱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借着爱的名义在向对方获得更大的要,这种爱会让对方窒息,因为你在借此操控着对方。最后你们不欢而散,伤痕累累,能量耗尽,双方都困住在这个恶性的循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