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属各中学,各民办中学:
现将青岛市文明办等六部门《关于组织开展全市首届中学生“学国学、诵经典、传美德”竞赛活动的通知》转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推选出5支代表队参加市复赛和决赛。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 学校海选要求
1.参加海选笔试的学生原则上以初一学生为主,初二、初三学生尽量不参与。
2.学校笔试参与的学生人数学校自定。
3.学校5月4日前报参赛人员名单,每校报5人。(推荐人选时,请参照市里复赛决赛的内容,选拔综合素质高的学生。表格见附件)
4.学校在海选进行笔试时,需扩大学生参与面,在海选现场的Led屏或教室黑板上出现活动主题——市南区中学生“学国学、诵经典、传美德”竞赛,拍摄比赛视频5月6日前上传督导室(格式为720×576.mov格式,画面比例4:3)。
二、区里比赛要求
1. 比赛内容:
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典文学篇目和国学常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中学篇、小学篇,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比赛形式:
(1)笔试(古典文学篇目和国学常识)40%
(2)诗文朗诵(朗诵抽签的古诗文篇章)30%
(3)国学速答(古典文学篇目和国学常识)30%
三、相关准备
1.学校从中学语文课本初一、初二的篇目中,各选取3篇内容,字数在100字左右,朗读难度相仿,将题目和内容的电子稿于5月4日中午前上传。
2.学校从《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中学篇中选取2篇内容,选取100字左右,朗读难度相仿,将题目和内容的电子稿于5月4日中午前上传。(见附件)
3.比赛时间:5月5日下午2:00;比赛地点:26中学一楼报告厅。
4.学校派一位带队教师,姓名电话随朗诵内容一同上报。
5.学校为参赛选手准备直径10厘米的彩色圆形胸牌,胸牌写上学生序号(1-5),此序号需要与报名表序号统一,参赛时佩戴在左前胸位置。
联系人:督导室戴老师,电话:88729261。
附:青岛市文明办《关于组织开展全市首届中学生“学国学、诵经典、传美德”竞赛活动的通知》
市南区教体局
2016年4月27日
附件:
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
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青岛市教育局
共青团青岛市委
青岛市妇女联合会
青岛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青文明办〔2016〕19号
───────────────────
关于组织开展全市首届中学生“学国学、
诵经典、传美德”竞赛活动的通知
各区市党委宣传部,各区市文明办、教体局、团委、妇联、关工委: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中央和省有关部门部署要求,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决定在全市组织开展首届大中小学“学国学、诵经典、传美德”竞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组织
竞赛活动由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文明办、青岛市教育局、共青团青岛市委、青岛市妇联、市关工委联合主办。青岛 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青岛大学文学院承办。
二、活动主题
学国学、诵经典、传美德。
三、活动时间
2016年4月至6月。
四、参赛范围
全市中学生。
五、命题范围
1.基础知识: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典文学篇目和国学常识。
2.《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中学篇、小学篇,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3.中华传统美德与礼仪。
六、竞赛程序规则
本届竞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
(一)初赛
初赛由各区市教体局、局属学校组织,采取海选的方式进行,以学校为单位设置海选点,每个区市至少设置1个海选点,局属学校可根据情况自行组织,由海选点产生参加复赛的代表队(每 代表队3人),名额分配(见附件1)。
1.海选点推荐上报。海选点由各区市教体局、文明办协商推荐。每个区市、局属各学校、有关民办学校可根据选手组成情况以学校名义组队参加海选(如:××区(市)××中学)。请各区市教体局、文明办,青岛市教育局属各学校、各有关民办学校请于2016年4月29日(星期五)下班前,将海选点(学校),包括学校名称、负责人、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报竞赛活动组委会。邮箱地址:gxjs2016@qq.com。联系人:周勇手机13573819599。
2.参加海选的选手条件。参加海选的选手须为初中一年级以上学生,初三、高三学生原则上不参加此次比赛。每个海选点参赛选手不少于100人,数量控制200人以内。参加海选的选手须填写报名表和参赛承诺书。
3.海选点现场要求。海选点学校校长为该海选点第一负责人,海选点学校负责组织参赛学生家长及非参赛学生进行观摩。海选点场地应为学校大礼堂或其他合适场所。市局属各学校、各有关民办学校海选点的确定由市教育局确定。
4.海选流程。
⑴布置现场
提前一天进行舞台布置,悬挂“学国学、诵经典、传美德”知识竞赛活动选拔横幅,或现场摆放大赛易拉宝,或以电子屏方式显示选拔信息。布置扩音音箱、返送音箱、话筒若干支。舞台前100人海选区 20m*5m(站位)
⑵海选过程
①笔试
组织学生进入礼堂或其他考场,发放考卷(笔试按照客观题占40%。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主观题占60%,主题为与青少年有关的当下社会新闻热点,文体不限,字数不限)。
②阅卷
学校组织语文组骨干老师进行阅卷,笔试前30名进入面试环节(也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入围面试人数)。
③面试
第一项:创意诵读(篇目为经典诵读读本中的篇章,选手抽签决定诵读篇目,降低篇目重复率)。
第二项:即时观点对答(结合国学知识、社会新闻热点,考察选手应变能力和国学底蕴)。
请各区市、各参赛单位于5月15日前将《青岛市首届“学国学、诵经典、传美德” 知识竞赛复赛个人报名表》和参加复赛代表队报名表通过邮箱报竞赛组委会。同时,各区市海选结束后,需将比赛视频剪辑为半小时的精彩花絮上报组委会,格式为720×576.mov格式,画面比例4:3,上报竞赛组委会。
(二)复赛
复赛由竞赛活动主办单位组织进行。进入复赛的队伍,抽签分组进行比赛,产生10支队伍进入决赛。复赛形式体现团队作战特点,以学校为单位组队进行比赛。
复赛设置国学速答、诗词达人、同心协力三个环节。
1.国学速答:现场准备经典文学常识题目,选手回答主持人提问的国学常识题目,以快问快答的形式,1分钟内根据选手答对的数量给出相应的分数。分数计入战队积分。
2.诗词达人:校园队伍按照主持人的要求进行诗词接龙,主持人朗诵诗词停下来的时候,三队选手抢答接下句,按照接龙数量获得得分。分数计入战队积分。(限时3分钟)
3.同心协力:该环节为多选抢答题,大屏幕依次给出多个关键词,战队需快速判断选项正确与否并进行抢答,答对得分,答错扣分。(限时3分钟)
(三)决赛
决赛分团体赛和个人赛两部分。团体赛,由通过复赛选拔的10支代表队参加,个人赛,由10支代表队各推荐实力最强的1名选手进入个人赛。
1.单人赛。
具体比赛环节:
⑴众里寻她 (20分)。本环节考察选手诗词储备量,根据田字格中提供的多个汉字,选手根据提供的汉字组成诗词名句,每一题限定诗句中的一个字。本环节限时1分钟。
⑵火眼金睛 (20分)。本环节为多选抢答题,考察选手的国学知识储备,和临场反应能力。大屏幕给出题干,依次显示关键词,如果选手抢答关键词正确则加分,错误则减分。
⑶针锋相对 (30分)。本环节为辩论题,考察选手对于国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古人智慧解读当下热点,给出辩题后,选手依次结合国学经典阐述自己的观点。评委和大众评审根据选手表现打分。
⑷诗词推敲 (30分)。本环节考察选手对古诗词的解读能力,大屏幕给出名家名篇中的一句诗词,从中拿掉一个关键字,由选手重新补充填写,并进行解读。该环节共3道题,评委根据综合表现进行点评打分。
2.团体赛。
具体比赛环节:
⑴心有灵犀(20分)。该环节每队派出两人答题,限时60秒(或其他固定时间),每组选手分别站在自己的答题区,依次答题,答对几题获得几分。显示屏给出既定成语(只有负责提示的选手可看到该成语),每组选手中一人根据释义解释成语,不能出现成语中的字,另一人猜成语,猜出既可以得分,猜不出可以过。
⑵同心协力 (50分)。该环节为综合国学知识题,各组同时抢答。主持人读题,由大屏幕给出题目,选手进行抢答。每组由一人按抢答器抢答,另两人共同答题。答题的两人可以商量,抢答的一人不参与商量。考察每组选手的默契。
⑶针锋相对 (30分)。本环节为辩论题,考察选手对于国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古人智慧解读当下热点,给出辩题后,选手依次结合国学经典阐述自己的观点。评委和大众评审根据选手表现打分。
复赛、决赛时间,将另行通知。
七、奖项设置
(一)市复赛奖项。所有晋级市复赛的团队和选手都将获组委会颁发的青岛市首届“读国学、诵经典、传美德”优秀选手奖。
(二)决赛奖项。决赛将评选出青岛市首届“学国学、诵经典、传美德”中学生知识竞赛团体冠军1 个、亚军2个、季军3个,优秀奖4个;个人赛国学明星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在所有进入复赛、决赛选手中,评选出最佳诵读奖、翰墨风采奖、诗文传承奖、最佳人气奖各1名,国学魅力奖6名。
(三)优秀组织奖。根据各区市、各参赛单位组织参赛情况评出优秀组织单位奖若干名。
(四)参加省比赛。青岛市首届“学国学、诵经典、传美德”中学生竞赛冠军一等奖获得者将代表青岛市参加山东省“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同时,参加山东省在暑假期间在孔子故里—曲阜举办的“小名士国学之旅”夏令营,跟随纪连海、傅佩荣等著名文化学者畅游孔府、孔庙等名胜古迹,开拓视野,聆听名师声音,感悟国学真谛。
八、工作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学国学、诵经典、传美德”竞赛活动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活动,对于引导全市广大青少年学国学、用国学,进而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有着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各区市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增强活动效果。
(二)要广泛参与。各区市各有关单位要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原则,严格选拔程序,组织青少年积极参与,努力把博学多才的选手推选出来,提升大赛水平。
(三)要形成合力。各级教育部门要发挥优势,认真做好“学国学、诵经典、传美德”竞赛活动的组织发动工作,把经典诵读活动普及到全市每一所中小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广泛参与。各级团委、妇联等要利用好各自阵地,扩大活动覆盖面。各级文明办要加强统筹协调和宣传工作力度,组织文明单位、志愿者为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市教育局负责局属各学校选拔推荐工作。
附件:1.《青岛市首届中学生“学国学、诵经典、传美德”竞赛活动代表队分配表》
2.《青岛市首届中学生“学国学、诵经典、传美德”竞赛活动海选点汇总表》
3.《青岛市首届中学生“学国学、诵经典、传美德”竞赛活动复赛参赛代表队学生汇总表》
4.《青岛市首届中学生“学国学、诵经典、传美德”竞赛活动复赛个人报名表》
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 青岛市文明办
青岛市教育局 共青团青岛市委 青岛市妇联 青岛市关工委
2016年4月12日
附件1:
青岛市首届中学生“学国学、诵经典、
传美德”竞赛活动代表队分配表
序号 |
区市 |
代表队数量 |
1 |
市南区 |
5 |
2 |
市北区 |
6 |
3 |
李沧区 |
5 |
4 |
崂山区 |
5 |
5 |
黄岛区 |
6 |
6 |
城阳区 |
5 |
7 |
即墨市 |
5 |
8 |
胶州市 |
5 |
9 |
平度市 |
5 |
10 |
莱西市 |
5 |
11 |
高新区 |
1 |
12 |
局属学校(每校) |
1 |
附件2:
青岛市首届大中小学“学国学、诵经典、
传美德”竞赛活动海选点汇总表
区市:
学校名称 |
学校负责人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
|
办公:
手机: |
|
|
|
办公:
手机: |
|
|
|
办公:
手机: |
|
|
|
办公:
手机: |
|
|
|
办公:
手机: |
|
|
|
办公:
手机: |
|
区市教体局联络人: 联系电话:办公: 手机 :
区市文明办联络人: 联系电话:办公: 手机 :
附件3:
青岛市首届中学生“学国学、诵经典、
传美德”竞赛活动参赛代表队学生汇总表
单位:青岛24中
姓名 |
性别 |
学校班级 |
联系电话 |
|
|
初一、班 |
82611522 |
|
|
|
82611522 |
|
|
|
82611522 |
|
|
|
82611522 |
|
|
|
8261152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联络人: 联系电话:
附件4:
青岛市首届中学生“学国学、诵经典、
传美德”竞赛活动复赛个人报名表
赛区: 市 县(区) 编号 (主办方填写)
姓名 |
|
学校班级 |
|
贴一寸
彩色照片 |
民族 |
|
校内职务 |
|
出生日期 |
|
特长 |
|
指导教师 |
|
联系电话 |
|
家长电话 |
|
家庭住址 |
|
|
姓名 |
工作单位及职务 |
父亲 |
|
|
母亲 |
|
|
个人公益活动简述
(可另附页) |
|
选送学校
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参赛选手承诺
1、 本人自愿参加本次活动并遵守主办方对本次活动制定的活动规则。
2、 本人自愿遵守主办方的赛程安排,以及对现场抽号参赛无异议。
3、 本人遵守主办方赛前安排的比赛时间准时参加比赛,不因个人原因延迟参加比赛,对因迟到或不遵守比赛规则被判罚取消比赛资格的结果自行负责。
4、 本人服从比赛评委对本次活动中作出的比赛结果判定。
5、 本人对在参赛中因个人身体原因引发的各种疾病以及身体不良等症状负责,并申明与主办方无关。
6、 本人在参赛期间自觉遵守赛场管理制度、比赛要求和注意事项,爱护赛场公共设施,损坏公物照价赔偿。
7、 本人自行负责比赛期间服装、道具、音乐、吃住、安全、交通、保险(组委会提供除外,本选拔活动不收取报名费、参赛费)。
8、 本人上交的资料保证真实有效,不存在侵权,比赛期间的组委会拍摄的的图片、视频的所有权和肖像权归组委会所有,可用于商业用途。
9、 本人遵守大赛纪律和章程,不和评委接触以及贿选,如有发生,组委会有权取消本人参赛资格。
10、 本人参赛全程由监护人全程陪护,出现各种安全问题,由监护人承担。
选手签名(我同意以上条例)____ 家长 签名(我同意以上条例)____
选手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正面)(没有身份证者由监护人提供并代签参赛条例)
主办方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