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将继续以体验式教育课题为导引,以爱国主义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常规管理为抓手,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载体,继续进行全员育人模式的探索,努力打造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德育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从教师、学生、家长三个维度加强队伍建设。继续推进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德育工作队伍,为实现学校育人目标、推动学生自信、从容成长夯实基础。
1.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推动以“班主任组”为特色的全员育人模式向纵深发展。本学期将继续组织班主任沙龙,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总结经验,交流心得,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鼓励班主任主动、创新地开展工作,着力提高班主任综合素养,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德育工作团队,为实现学校育人目标、推动学生自信、从容成长搭建起更加坚实的平台。
2. 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的作用,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规范并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建立学生干部例会制度,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提高当场检查、当场反馈的意识和能力;由学成中心和校团委牵头,尝试建立并实施校内志愿者制度,包括志愿者招募、评价和表彰机制等等,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同时也作为学校管理的有益补充。
3. 建立家委会驻校办公机制,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进一步发掘学区内的德育工作资源,为深入开展德育工作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打好基础;每月举办一次家长学校讲座,开发体现学校特色的家长学校课程体系;深入开展家校交流,加强家庭与学校教育的配合,进一步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二、组织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和形式多样的体验教育研讨活动,推进体验教育课题研究,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1. 认真组织和开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等主题教育,推动学生良好素养的养成。认真组织“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充分挖掘中秋、重阳、春节等传统节日资源,落实传统节日课程;积极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主题班会课评选活动;组织好“开学第一课”、“高举队旗跟党走”等实践教育活动;适时组织开展“传诵经典”中华诗文朗诵比赛、“好书伴成长”读书教育活动、“做有根的中国人”写字节等活动,推进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建设;结合国庆节、少先队建队节、元旦等重大节日以及学农、运动会等大项活动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 以创建文明校园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守则》和《规范》,强化常规管理、常规检查。认真学习和落实文明校园的评选标准,加强学生在仪容仪表、语言、行为、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提升师生文明素养和校园文明程度;要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做好常态化迎检工作,力争各项检评不丢分;注重年级特点,进一步发挥年级组德育管理的效能;各年级要认真组织学习新修订的《青岛二十四中德育工作量化考核方案》,最大限度的发挥《考核方案》的导向功能。
3. 充分发挥我校“前海后湾”的地理优势,借助中科院海洋所的独特资源,认真开展海洋教育工作。以共享海洋教育资源为抓手,组织开展初小衔接活动以及学区建设工作;在继续保持环保酵素特色课程的基础上,以共享科技、创客资源为抓手,组织开展初高衔接活动;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我校海洋教育师资队伍;探索建立“自主+海洋”研学旅行课程体系,探索建设“海洋基地+”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三、安全工作狠抓落实,常规教育常抓不懈。
1.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结合九月份安全教育日活动、11.9消防宣传日活动以及11.14防空警报试鸣日等活动,利用“安全教育平台”,深入宣传安全知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安全制度,定期开展安全逃生演练;组织师生查找“身边的不安全因素”,重整改、抓落实;各年级要盯紧个别特殊学生,严防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2.认真组织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和礼仪教育讲座及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及时对心理特殊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咨询辅导,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要特别重视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做好家庭困难学生的摸底调研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帮困助学活动。
3.继续抓实体卫艺工作,进一步丰富学校社团活动,重视学生的特长发展。认真规范和落实大课间活动,进一步提高课间操、跑步、广播操、健美操及眼睛保健操质量;认真研究和准备初三体育中考;继续开展搞好合唱团、舞蹈队、排球队、足球队、创客社等校园传统社团建设,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团组织中,发展学生特长、提高学生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