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课堂上飘出美妙的音符——浅议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

发表时间:2011-10-20 阅读次数:1426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音乐教师,在研究教学的同时,一定别忘了对教学语言的研究,追求课堂教学语言诉韵律美、直观美、意境美。因为它是推动教学发展的动力,教学内容好比美丽的珍珠,语方就是把珍珠串起的丝线。

一、语言要准确简明,富有示范性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精练的语言可以节约学生很多时间。”因此,准确简明的教学语言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起码条件;高度的教学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负有言传身教的重任,自己要教人以准确、科学的知识,因此,即普通话标准、音乐术语表述正确等,特别不能生造别人不懂、不理解的词句。否则就会贻笑大方,不仅影响教学,还会影响教师的权威性。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有足够的信息量,教师说话还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总结、提示、激趣、引志,切忌啰啰嗦嗦、重复性表达。语言简明,要求说话既要明白又要简单。简单包括要简捷,直截了当;要简单而又概括;要简练、简要而又精练。简单是为明白服务的,语焉不详、词不达意、吞吞吐吐之类也许语言不多,决不会达到言简意赅的目的。因此音乐教师应注意自身语言的规范化和示范性,用值得学生仿效的准确而简明的语言,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能。

二、语言要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音乐的骨架是节奏。这句话一点不假离开节奏的音乐会是怎样的音乐呢?音乐能离开节奏吗?只有拥有了良好的乐感才会对音乐有更深层的理解,才可能完美地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因此,音乐教师要把美的节奏时时体现在课堂,让学生在潜默移化中受到熏陶。语言的节奏美还体现在教师的语速、强弱、高低变化上。因此,音乐教师要注意让课堂语言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及时调整语言的速度、高低、强弱,以适应内容变化的需要,让课堂教学语言富有韵律美。

三、语言要有态势语言,富有直观性

态势(包括手势、体态及面部表情)可以表达情感、烘托气氛、表示情态、表达意志、增强气势,是辅助语言的重要手段。它能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直观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那些不宜下定义或限于学生接受能力而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问题。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能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美,感受美,从而创造美,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除自然流畅的声音,还应有与之相配合的态势语言,让教师的整个形象与声音构成一幅美丽清新的画卷。总之,适当使用态势语言能增强音乐教师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一个眼神,一个点头,一个拥抱,一个轻轻的抚摸,都似有磁性,吸引着学生们去思考,去探索,去悲、去喜、去激动……当一般地叙述教材内容时,教师的姿势应该自然大方,平静而安详;当讲到重要而关键的地方,教师的语气和手势应适当加重,给学生以深刻印象;当讲到诗情画意的动人情景,教师要用抒情的语言,以声传情,并配以柔和而舒展的手势,让学生随着教师声情交融的描述,在想象的天地里驰骋;当表达激动而愤怒的情感时,手势应时急剧而有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目光要始终亲切而有神地盯着学生,使师生的思想与情感通过眼神互相交流。

四、语言要创设情景,富有意境美

在欣赏课教学中,讲究语言创设情景,对意境的营造极为重要,从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各种场景,人物情感,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使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情绪开始学习,在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寻找音乐形象进入意境。

五、语言要通俗生动,富有幽默感

由于教材是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来表达严整的知识体系的,不少句段内涵丰富,这就要求教师能用明确、具体、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获得一个个印象清晰的概念。同时,教师的语言要有幽默感。一方面,幽默能增加讲授内容的形象性和鲜明性,容易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另一方面,青少年学生脑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成熟,要发展其逻辑思维,也离不开形象思维的支持,而幽默又往往得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幽默的教学语言(特别是富有哲理的幽默语言),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的借助。

如上所述,音乐速度有快、慢之分,音乐力度有强弱之别,音乐的表情有优美抒情与愤怒和悲伤。因为有了这些,音乐才富有魅力。我们的课堂语言也如此,因此,语言艺术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成功的教学无不得力于教学语言的功力。为了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都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掌握语言艺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