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青岛24中2019-2020年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发表时间:2019-12-12 阅读次数:226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将继续以学校十三五规划为指导, “适合人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引领,以教科研带动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落实、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本学期,学校将继续以“体验教育”为抓手,将课题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以课堂为指向,落实有效提问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改革作不断深入,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二、具体措施

1.组织实施“以有效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发展的实践研究”“十三五”课题研究工作结题。

本学期,我们将组织实施“十三五”课题--“以有效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发展的实践研究”的结题。本学期将课堂观察法与课题紧密结合,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课堂观察借助我校参与青岛市教科院“基于教与学改进的发展性评价改革实验学校”研究的时机,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的改革,探索以课堂观察、学习诊断、数据分析等为切入点,推进教与学的改进。本学期学校提问力课题的研究重点将放在在课堂观察和学习诊断两个方面。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成败,不在教师教的多与少,而在于学生学会的多与少;不在于教师教的好不好,而在于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我们在设计课题研究任务时,就将课堂观察作为课题深入研究的切入点,观察点有三个:一是教师上课起点的确定是否科学?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是否能够体现有进步?三是用什么能够评价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师设定的目标?借助我校已有四位老师参加了“学习共同体”项目的培训,并已在自己的课堂上实践的基础,也借着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为学校提供的项目支持,我们将以语文学科作为突破口,以老师校内听课、互相观察、互相探讨的方式,将观察的角度从老师转向学生,将是否学会作为评价课堂的标准。

在上学期问题式集备展示示范的基础上,本学期要求各个集备组要继续推进问题式集备的研究,以此作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本学期将全面铺开,分年级、分学科充分讨,集思广益,不断摸索出学科集备初步模式,并以集备组为单位进行特色集备展示。

实施《以体验式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德育课题的研究,在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探讨适合校情的体验教育模式。

2. 细化教育科研管理

1)加强教研组建设,提升团队合力

以教研组特色建设为切入,加强组内建设和学科研究,每月组织专题研讨教研活动一次。同时,充分发挥语文组、数学组、综合实践教研组青岛市学科教学改革实验基地的的优势,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以特色教研组的建设带动其他教研组的发展。学校每个教研组在一学年内,至少承担一次全校的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

2)加强培训,在行动学习上下功夫。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科研意识如果不能被老师同化,就很难转变为有效行动。本学期我们将加强科研队伍的培训,以学校“适合人的发展的教育”为主线,加大提问力、引导力的培训,并采取措施,激励老师们将培训与行动学习结合。在培训对象上,关注课题组成员,关注教研组长、集备长和骨干教师,以骨干带动全体。二是培训内容和形式上,坚持理念、方法与行动实践相结合,坚持课题组织管理与实施研究相结合,将校本培训和课题培训结合起来,推行“学—研—做”一体化学习方式,强调在学中研,在研中做,在做中学。三是培训方式上,灵活运用案例剖析、工作坊互动等多样化方式,让校本科研培训活动真正成为老师们积极主动学习的乐园。

3)建立科研管理机制,强化课题研究过程跟进。坚持推门观课、跟踪提问,并将日常的课堂教学及管理纳入教科研考核。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要深入课堂,在全面了解“提问”课题开展的具体情况下,组织全员参与、交流,挖潜教研组和骨干教师的研究亮点与问题,强化科研指导的反馈改进功能。

3.发挥好备课组长的桥梁纽带作用

充分发挥备课组长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学校与教师之间教科研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及时把先进的教科研信息带给老师,让广大教师能及时了解到新的教科研信息。定期开展适专题教研活动,贯穿合作理念;在集备中以问题的设计为立足点,以任务型的研究方式推动。经常向区教育中心科研部汇报学校的教科研开展情况,对一些教育教学研究的新问题,聘请有关专家如:戚业国教授来校为教师开展讲座或咨询。

4.立足课堂,搞好教研、科研与培训工作的结合,加强对课标和教材的解读,以积极心态面对中考政策调整。

继续以“十三五”课题--“以有效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发展的实践研究”为抓手,以课堂为指向,以课堂观察和问题式集备为依托,做好课题研究,并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通过设计好的课堂问题和进行好的课堂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潜能,落实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通过课堂有效观察,将课题的引领作用确实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并以此推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学期学校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课标研讨和解读,分小组对照课标要求细化到相应年级月集备及周集备(或单元集备)中,以期整体把握、明晰阶段要求并更好指导集备研究。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学科以集备组为单位,研读教材,将课标与教材、学情有机结合,进行集备。学校将分年级、分学科提炼出学科特色研究模式进行展示。

总之,本学期教科研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求实效、抓细节、促学习、促成长”, 让教科研工作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更新教育观念,积淀教育智慧尽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

 

                      山东省青岛第二十四中学

二零一九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