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一、案例是什么
   在认识案例的含义中,首先应该消除对案例的种种误解,形成对案例的这样一些基本观点:
    第一,所有的案例都是事件,但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
    第二,所有的案例都是故事,但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成为案例。
    第三,所有的案例都是对某一个事例的描述,但并不是所有事例的描述都可成为案例。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虽然一项练习、一个难题、一篇文章或其它近似于案例的材料,也可以在课堂上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效果,但它们并不能称为案例。如果把这些材料也打上“案例”的标签,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二、案例有什么用
    (一)案例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等能力和品质。
    (二)学生通过案例得到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整合教育教学中那些“不确定性”的知识。
    (三)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教学中所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
    (四)使用案例进行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
    (五)案例的运用也可以促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理论。
此外,案例也可以作为记载教育教学典型事例的一种有效手段。
案例的用途无疑是广泛的,它所发挥的作用可能是现在还无法全面认识的,但与此同时,也应认识到案例的局限性,这样才不至于用案例取代其他一切材料,用案例教学法替代其他一切教学方法:
    案例(特别是教育管理方面的案例)的形成过程往往花费较大,时间消耗过多,并且需要进行现场核对。
    案例在使用中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的效率有时较低。
    案例往往是以较短篇幅的材料来涵盖相当长的时间历程的,很难在内容与时间历程之间保持协调一致,而案例教学一般既要让学生了解过程,更要让他们领会内容,这两者常难以兼顾。
    案例叙述的是某一事件,案例与案例之间在事件的叙述上常常是不连续的,没有什么严整的结构,这样以来,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等,也就难以汇总进一个整体框架中。
    案例可能也会使得学生形成一些不正确的概括化认识。
    三、为什么教师要写案例
    具体来说,写作案例对教师有以下益处:
    其一,案例写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
    其二,案例写作可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其三,案例写作可以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其四,案例写作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四、教师怎样写案例
    案例总是把事件涉及到的材料,按背景、问题、解决方法、评论等部分排列起来的,其模型大致如下:(略)
    一般地说,从开始的段落可以透视出案例的大概情形。
    案例在篇首之后接下去的部分一般是对事件背景的描述,涉及到事件发生的地点、组织机构、人员等等。
    交代了一般的背景之后,对于学校或教师的某些方面(也即上图中所说的“感兴趣的特殊领域”)要作更为详细的描述。
    在所有这些背景材料之后,一般会进一步提供在开始段落所提到的论题。你在写作这些内容时,要仔细品味,因为对于你要处理的问题来说,它们是最为重要的,并且相关程度也最高。
    在案例的最后,常常有一或两段结束语,它可能强调一下案例中人物完成某项活动的时间限制,或者再次申明要完成的任务。从本质上来讲,案例的结尾部分是使读者重新回到在篇首所提到的内容中去,达到前后呼应的效果。
    教师尤其是教师群体在撰写案例时,可以遵循下列阶段:
    首先选择一个或几个典型性的案例,对其内容进行分析。
    2、对这个或几个案例,进行写作形式上的分析。
    3、运用头脑风暴法,要求每位教师说出自己教育教学经历中曾遇到过的疑难或两难问题。
    4、把所有问题进行归类,汇总成不同范畴。
5、教师分头撰写案例初稿,篇幅限定在2000字左右。
6、举行案例会议,就所写案例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讨论。
    案例是一种独特的文体,有着自身一些独到的风格和规范要求。在西方的案例写作中,大致形成了这样一些公认的规范:
    1、使用过去时态。
    2、要将有关情节按照一定结构呈现出来
    3、尽量用表格来表示有关材料。
    4、事实反映要充分。
    5、必要时列出实际采取的决策。
    6、注明所引用材料的出处。
    7、核对有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