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一生中共有二副牙齿,婴儿出生后6~8个月开始萌出。2~3岁左右出齐的20颗牙齿叫乳牙。6、7岁时乳牙逐渐脱落,被新长出的恒牙所替换。因此,乳牙在口腔内的存在约为6~12年左右。在这段时间里,乳牙不但在断乳后成为儿童的咀嚼器官,而且咀嚼的功能刺激对于保持颌骨和牙弓的正常发育,以及使恒牙正常排列,都是重要条件。所以,保护乳牙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任何原因造成乳牙的损害和乳牙早失,都会影响恒牙的生长、钙化和萌出,也会影响咀嚼功能和颌骨、牙弓的正常发育。
有些家长忽视儿童乳牙的保健,认为“小孩牙”不用治,大不了拔掉,以后还长“新”的。这种想法不但错误,而且会带来许多甚至是无法挽回的后果。
由于乳牙的早失,邻牙向缺失牙的空隙处移位,使空隙变小,不能容纳该处恒牙的萌出,造成牙列不整。由于缺失牙正常的咀嚼功能刺激减少,使颌骨的发育也受到影响,可见保留乳牙的重要性。
乳牙的保护应注意些什么呢?
乳牙的钙化度远较恒牙为差,所以龋病是最常见的儿童牙病,一旦发生,进展较快。乳牙髓腔较大,根尖孔也粗,所以一旦龋坏,就容易波及牙髓和扩散到根尖,并能影响乳牙根下方的恒牙胚。可见,乳牙的保护,最首要的是防龋。
防龋要做到早起、睡前刷牙,饭后漱口,少吃饼干、甜食等精制而富有粘性和糖类的食物,尤其在睡前不要吃东西。食些粗糙、多纤维性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肉类等,不但可以摩擦牙齿,也起自洁作用,有助于龋病的预防。
从6岁以后到12对左右,乳牙依次脱落,恒牙依次萌出,咀嚼功能逐渐加强,饮食也更接近于成人。因此,对儿童颌骨和牙弓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乳牙还有引导恒牙萌出的作用,如同拐杖引导盲人走路一样。过早的缺失乳牙,不但降低咀嚼功能,阻碍恒牙的萌出,更会影响牙弓的发育和牙齿在正常位置萌出致牙列畸形。同样,到了退牙年龄,乳牙仍然不脱落(医学上称为乳牙滞留),也会影响恒牙在正常位置的萌出。为了避免乳牙的早脱和滞留,就要掌握有关牙齿萌出时间和次序,在没到退牙的年龄,不要轻易的拔除乳牙,即使仅剩下乳牙根残留。而在超过退牙年龄,恒牙又已见萌出而乳牙未脱者,就要毫不吝惜的将乳牙拔除。
乳牙的保护,尤其注意乳尖牙和第二乳磨牙,因为这两颗牙齿,脱落的较晚,占据位置对牙弓的发育和恒牙的萌出有重要的作用。即使早失,也要做间隙保持器保留空隙,以免由于早失造成牙弓变小,牙齿排列拥挤,使相应恒牙没有位置萌出。滞留的乳牙,也不是一概拔除,对那些由于恒牙胚先天缺失而乳牙在牙列中排列整齐,不松动,又能发挥咀嚼功能的,就应给予保留。
青岛宁夏路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