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共有二副牙齿,还要进行乳、恒牙的交替过程,这是人们都熟知的。每颗恒牙的萌出也都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并且左右侧同名牙是成对萌出。其中,第一颗恒磨牙大约在六岁左右萌出,所以习惯称为“六龄牙”。
恒牙是人体一生中的主要咀嚼器官。而六龄牙在咀嚼器官中又起着主要作用,它是嚼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作用力的中心点,能够承受60~70公斤的咀嚼压力。六龄牙还是刺激咀嚼肌和颌骨的发育,并保持恒牙正常排列的关键牙齿,可见六龄牙对颌面部的发育,以及咀嚼过程的重要性。
六龄牙是萌出最早的恒牙,有牙体硬组织(又叫牙釉质)很薄、颌面窝沟发育不健全、钙化又差等解剖生理特点,决定了它在受到不良的口腔环境影响,而易患龋的弱点。一般龋蚀发展较快,易于侵犯牙髓和根尖周围组织,使许多六龄牙在儿童时期就已发展至严重程度,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有些几乎无法保留而必须拔除,造成六龄牙的早失。
六龄牙的早失,不但直接影响咀嚼功能,还会影响颌骨的发育,致使牙弓变小,牙列不整和牙齿位置异常,严重的出现面下部畸形。因此,六龄牙的健康与否应该引起家长的注意。
六龄牙因萌出时间早,常被误认为乳牙,对其发生的龋患往往不够重视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准确的辨认乳、恒牙,十分重要。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