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曾经在网上看过不少张祖庆老师的教学实录,也曾听过他上的《忆江南》,听说他的专著《张祖庆讲语文》出版了,于是我网购了一本。淡黄色的封面清新淡雅,封面上“张祖庆讲语文”几个字映入眼帘,翻开书,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扑鼻而来。
  这本书是记录张老师近几年教育生涯的书。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徜徉在张老师那清新朴实、引人入胜的文字中……他的文章没有空洞乏味的大道理,也没有高高在上的教育理论,而是充满了关于教育、关于人生的深刻感悟,蕴藏着很多意味深长的教育哲理。
  这本书分为“我的语文人生”“我的语文理念”“我的语文实践”和“我的教学语录”四大板块。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我的语文人生”这个板块。在这个板块中,张老师向我们讲述了自己从一个荒凉的海岛直达美丽天堂的教育梦想,描绘了自己勤奋刻苦的成长足迹,介绍了自己在网络这张大网中不断成长的历程,回忆了自己和师友同行,炼成奇迹的经历。读着朴实的文字,一个在教海中不断前进的探航者的形象跃然眼前。一位普通教师如何成为名师,从张祖庆的成长经历中可找到答案。
  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常常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有效的课堂是怎样的?如何打造真实高效的课堂?在“我的语文理念”“我的语文实践”板块中,张祖庆老师通过深入浅出的论述,用他自己一个个精彩的课堂教学实例,给出了一个个令人欣喜的答案。张祖庆老师用自己的智慧创设了“张氏风格”的语文课堂。他认为,语文承载着“价值引领”“习惯培养”“兴趣激发”三大功能。他用自己的不懈探索,为孩子们送上了一阵清风,保卫着孩子们的童年。“教师要适度忘记自己,让自己往后退,把学生往前推”;语文课堂要做到“简约而不简单”;“课堂之道,一张一弛,语文课堂上,既要有竞相发言的热闹场景,也要有学生凝神思索的宁静时刻”;“在习作课堂中,成功是成功之母”……这些关于语文课堂的思想、实践的策略与路径以及课堂实践中生成的智慧,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中,最有创意的当属“我的教学语录”这一板块,这是以往其他任何一种“丛书”“文库”“实录”所没有的。书中那一条条充满教育智慧的“名言”,如一颗颗光彩夺目的珍珠,熠熠生辉:“教室就是我们播种理想、信念和希望的一片麦田,麦田若是荒芜,写再多的论文,上再多的公开课,也不是一个称职的老师。”“一个高明的教师,必定如一个优秀的导游,将游客(学生)带至风景点(文本),然后让他们静静地欣赏,让他们自己去领略风景(文字)的妙处,获得默然心动的启悟。”“一个人如果常回头看看,那么他会走得更自信、更从容。”
  掩卷沉思:如何书写自己智慧的教育人生?也许从阅读中,我们能借到一双慧眼。忽然想改一下《雾里看花》中的一句歌词,正好表达我的阅读感言——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小学语文看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倾听花开的声音,融入儿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