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亮起“练习”的翅膀学飞
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设计和编排上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和语文工具性的有机整合,已得到专家的认可,随之而来的是如何用好教材,更好地服务学生。
翻开实验教材,一股清新的风扑面而来。精选的洋溢着人文气息的课文、故事、插图,让人耳目一新,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就是那些与以往教材大不相同的“课后练习”“语文园地”。
实验教材“课后练习” 和“语文园地”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少而精” 的改革精神,练习设计和“语文园地” 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崭新的,采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呈现方式。如课后练习中的“我会认”“我会写”“读一读” 等。由原来单元复习改名为“语文园地”里“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读读背背”“展示台” 等,也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
如此精当的练习设计,正体现了新课标的大语文观,体现了把教本变成学本,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归依,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发现、探索、揣摩、推想,以逐渐了解学习语文的规律,获得学习语文的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法有了更精彩的施展舞台。
一、“练习” 中最响亮的音符——“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方法更精致的延伸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和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和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
人教版实验教材“课后练习” 和“语文园地” 的设计,正是在新课标理念下,在新的育人要求下应运而生的,也是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提供的最好的施展舞台。
(一)在自主展示中巩固知识
练习设计中的“我会写”“我会连”“我会说”“我会读”“我会认”“我会找”“我会填”一系列的“我会……”意味着学生对学习的自主和自信,一改过去的教师“要我学会”,而为主动求知的“我要学会”“我已学会”。教学时,教师努力用好教材提供给学生的这一崭新的展示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学习,让孩子们在知识的舞台上自由地表演已经学到的东西。如充分给孩子们机会,让他们把自 主完成的那些“写、画、连、找、填……”的内容展示给同学、教师、家长欣赏,给他们表演的机会和空间。
(二)合作交流已有的知识经验
练习时,让孩子们合作交流,自主地大胆探索相关的未知领域,大胆展示自己的所学、所悟、所感、所获。如教学“识字擂台”,教师相机设计“我们大家来比一比,看谁在课外认的字多”“我会用这些字组成新字”“我会用这些字组成这么多的新词”……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式,或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或举行小组竞赛,或查阅工具书。然后再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和学习激情,让他们自由选择学习伙伴,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小小的“展示台”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为学生铺设了一个尽情展示才华的大舞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显而易见。同时,合作交流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主动探究是学好语文的原动力
识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重点,教师的教学手段不同,带给孩子们的可能就是截然不同的感受。有的孩子会觉得学汉字其乐融融,永远学不够;但有的孩子则会对每天的字形、字义、结构部首、组词造句产生厌倦情绪。“饥饿感”能充分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汉字,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让孩子们产生学汉字的“饥饿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识字教学就会时时处处洋溢着情趣。实验教材在练习设计中,就注重了让识字教学“活”起来,生动起来,可爱起来。好多课后练习中的“我会写”“我会认”就把识字童趣化,让学生在自豪自信的展示中巩固了所学的汉字。“我的发现”力求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今天,我发现了两种识字的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吗?”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探究发现,可以用换一换(部首),加一加(部件)的方法认识汉字。再如,用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启发学生发现不同偏旁的汉字有不同的意思,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学生有了这样的欲望,就会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在生活大舞台中去学习奇妙的汉字。
二、“练习” 中最活跃的乐章——语文的“生活化”和生活中的语文
实验教材“练习” 的设计,体现了把学语文“生活化” 和“生活中处处皆语文”的理念。
如“展示台”“识字力油站”“识字擂台”里有:“我认识班上很多同学的名字,你呢?”“我在看电视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让我读给大家听”“我在商店买东西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还收集了一些商标呢!”“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注意街道两旁的招牌,这样也能认识很多字呢!”“我喜欢读课外书,在书上认识了很多字,咱们俩交流一下,好吗?”引导学生在课外、社会上,利用无处不在的识字资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实践,不断扩大识字量,提高识字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关心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好习惯。
再如《四季》的课后练习是“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雪孩子》的练习是“想一想,雪孩子还会回来吗?”《小松鼠找花生》的练习是“想一想,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自己去吧》的练习是“最近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还有诸如“你看见春天的色彩了吗?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快来画一画美丽的春天,快去找一找春天在哪里。”“春天里,还有谁也醒了?”“我要仔细看看蚂蚁怎样生活?”课后练习的设计把课文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练习设计的种种努力,都体现出大语文观,体现着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指导学生练习时,引导学生融情入境,把学语文活动真正延伸到生活中去,如在生活的大舞台中去识字,在教室的小舞台上尽情展示,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导游和游人、父亲和儿子、广告商、识字接力队员……把课后练习表演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生活才是学语文的舞台,激励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
“课后练习” 和“语文园地” 的新颖精致、入情合理,为课程标准的实践助燃,为学生的发展添翼。愿新教材成为孩子们学习成长的乐园,让孩子们亮起“练习” 的翅膀,越飞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