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人吗?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可笑。学生当然是人。学生是孩子,是没有长大的人。可是,在有一部分老师和家长的眼里,学生常常不是人。
在有的老师的眼里,学生有时候是一种容器,一种贮存知识的容器。在德国一所大学里有一尊雕塑,一个孩子站着,一位教师打开孩子的天灵盖,把知识之水慢慢地倒进去。这尊雕塑形象地表现了当今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一味地灌输,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加班加点,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苦学、死学。学生只是被动的“填鸭式”接受。这是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主要原因。
在有的老师的眼里,学生有时候是一种工具,一种为自己赢得名利的工具。本来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强化训练、精心辅导是教师工作责任心的体现。可是在部分教师的心中,所有这一切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期望学生能考出一个好分数,能让自己风光无限。因此,在这种心理的趋势下,教师的眼里失去了学生,只有分数,他们往往会采取违背教育规律的措施,砍掉非考试科目,考什么就教什么,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甚至不顾惜学生的身体健康。在学校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累死累活,拼命为学生讲授、辅导、批改作业,可是学生并不领情,反而有不少学生会跟老师对抗。往往这个时候,老师们总是很伤感:我这样地付出,你们却是这样的态度!其实,学生们内心很明白,老师并不是真心的爱他们,老师太爱惜戴在头上的光环了。有的小学生说得很清楚:“老师,你再这样逼我,我就不替你学了。”
把学生当容器,排斥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把学生当工具,放大了教育的功利性,远离了教育的本真。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发展。
学生不是容器,学生不是工具,学生也不是其它什么东西。学生是人。把学生当人看,回归教育的本真,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