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具体内容
抛出问题: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很多教师怨声载道,产生了职业倦怠。如何寻找职业幸福感?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的探讨。
进行阐述:
一、教师的职业精神与道德
《吕氏春秋》讲:“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为了“行义”而“争于道”,对于为师者而言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为师者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
为师者只有先确认了自我价值感、使命感,才会有强大的内在精神动力。以大教育家孔子来说,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他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信念是分不开的,他要通过育人“行义”。在匡地被围困时,他还带领学生习礼树下,弦歌之声不绝,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事业,真有临大节而志不可夺的精神。在教育劳动中,义务体现为使命,在价值感和使命感中,才能激发出内在的热情与持久的力量,从而自觉、主动、认真负责地做好育人的工作。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是写有关优秀教师的事迹,让我深有感触,这些老师他们把教师这门职业当作是自己终身的事业而不仅是在找个饭碗;把教师工作当作一种创造性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而不是一种负担;把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酸甜苦辣当作是幸福的快乐而感受着,从不为委屈、劳累、不被人理解而烦恼。在他们的心里,工作着是美丽的,忙碌着是愉快的。他们不是什么不平凡的人,他们仅仅是把教师当作从事最崇高事业的职业,而且为这个职业尽着本职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邹有云不就是如此吗?
二、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感
什么是幸福,永远没有一个划一的界定,相同的生活境遇,在此人眼中会倍感幸福,充满感恩,在彼人眼中或许会深感痛苦,充满沮丧。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观都取决于不同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和心境心态。就像现在有许多人在羡慕教师职业的纯洁稳定,而许多教师反而羡慕墙外的丰富多彩,对自己年复一年的工作倍感枯燥、痛苦,甚至可怕到什么感觉都没有了,麻木了。
我认为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心态。“幸福的家庭都是类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说得就是这个道理。我是做教育的,我的工作理念是:“享受教育,享受人生”。我经常对学生说:“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教师如果能以享受的态度从教,那么他的教育生涯就是幸福的人生,享受教育每一天,幸福生活到永远,每天和朝气蓬勃的孩子在一起,连我自己感觉也是年青的心态。让孩子们在快乐中 学习,在快乐中长大,这带给我的也是同样快乐的教学,让我感受到做教育者的幸福。
三、怎样寻求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感
付出、责任与奉献,才是教师幸福感的最高境界。作为一名教师要拥有两颗颗心:平凡心、事业心。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
作为教师对工作拥有一颗平凡心。一是要安于平凡。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但其中却又孕育着伟大。印度大诗人泰弋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阴。”当教师,就要培养这种从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二是淡泊名利。教师的工作性质是属于“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社会型工作,而不是谋利的经济型或谋官的权力型。陶行知曾经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因此,当教师就要努力排除追名爱利、拈轻怕重的心理干扰,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教师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绝不意味着平庸和庸俗,教育工作需要伟大的品格和精神,人们对从事特殊职业的人,总是有特殊的要求。教师是从事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对教师的精神和人品的要求显然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要高得多。需要有不畏清贫的品质、不急功近利的情操、不为名利诱惑的人格、甘为人梯的品质、把学生的成长视为自己成功的心态、钟爱孩子的激情、永不泯灭的童心、博大兼容的胸襟……这就是为什么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原因。在平凡中我们要做到热爱我们的事业。有了对事业的热爱之心,教师就会甘于平凡、乐于在艰苦的岗位上,无私地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的精力。
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教书育人工作既可以是一份职业,又可以是一种事业。职业是人们用心谋生的一项工作,是一种谋生的方式;事业则是一个人的精神的寄托,是他一生执着地为之献身的目标和追求目标的活动。职业使人能够生活,而事业能够使人生活得有意义。教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敬业意味着乐业和创业。设想一下,如果一个老师师对教育工作感到很乏味,日复一日地机械地操作,这样一天两天可以,天长日久怎能受得了?更严重的是,乏味的劳作很容易导致职业的倦怠和心灵的枯竭,在这种状态下,教育工作与其说是培养人才,倒不如说是摧残人才!教育本身是使人幸福的事业,应该让人充满幸福感。有了幸福感,教师才能享受事业,享受生命。同时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生命。
我们教师除了拥有爱心、责任感、扎实的学科知识之外,还应有一些突出于众人的特点,有超于世俗的高远追求,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敬业精神,对事业有着永无缺憾的钟爱,对自己钟爱的事业有着不遗余力的投入,以身相许,至死不渝,能够做到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对教育事业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有着“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雄心壮志,有着“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的伟大胸怀。
教师互动交流:结合自己的本职岗位畅谈对职业幸福感的体会与认同。
结束语: 职业幸福感是内心的一种感受。微笑地面对学生。你将获得来自学生的快乐。我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教师,都能找到他的那一份快乐。
感谢各位教师参与我们今天的讨论,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