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义工,我光荣
英国作家道格拉斯曾经说过:“某些事情是无法从别人身上学到的,你必须亲自赴汤蹈火。”是的,正如作为志愿者的苦与乐是别人无法传递给你的,只有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才真正体验到其中的酸甜苦辣。一直以来,总觉得志愿者离我很遥远。很多时候从香港的电视连续剧中看到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做社工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的时候,心里就很是感动,内心感慨他们的付出与奉献,慢慢地,义工成了心中一个不可触及的梦想。随着年岁渐长,耳闻目睹的人情冷暖也越来越多,不知不觉间就认为生活中关爱越来越少,利益是相互之间关系的焦点。
连我自己都不清楚,是什么时候开始有做义工这个想法,虽然一直以来都抱着希望能够为社会做点事情的心态,但真正成为一名义工也只是巧合。偶然在网上看到招募广告,于是报了名,然后就成为了一个名义上的义工。而在做义工的一年里,深深地体验过义工汗水与喜悦后,才发现个中的苦与乐,远非电视连续剧里演得得那么简单。
正当自己的梦想实现之际,却没想到给身边的朋友带来很大的震撼。很多朋友对我做义工的初衷表示怀疑,他们会半开玩笑地说我高风亮节。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打趣地说因为我妈把我生得高尚。只是一句戏言,却也是万般无奈。在他们眼中,他们把义工的位置摆得很高,会把义工当作“异类”。于是,我尝试和他们分享我做义工的点滴,试图去改变他们的想法,为义工争取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也为自己寻找一个合适的位置。通常他们只是一笑置之,也许这真是个“各家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社会,自己都未能照顾好,又怎会去理会他人呢?
曾经也有过动摇,做义工的信心和毅力也曾经一度被摧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面对着朋友的看法,面对着身边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我曾经迷茫,不知是应该继续坚持,还是为自己找个合理的藉口就此退出。很感谢新地组所有的成员,是他们在我最矛盾的时候,以他们的真诚和热情让我找到了答案,使得我没有退缩,让我得以坚持,继续体会和分享义工的苦与乐。
在做义工的过程中,疑惑慢慢散去,并开始享受做义工的欢欣。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这一年里让我彻底地感受到了爱心的力量。爱心总是能够化解难题。记得第一次去与这些小孩子玩的时候,他们有很大的抗拒。畏缩、观看、冷漠以及排斥,夹杂着对见到陌生人的兴奋和喜悦,让人惊讶也让人伤感。随着去的次数多了,通过画画唱歌跳舞,之间的那道隔膜慢慢地消除了。小朋友们感受到了我们的真诚,信任和感情慢慢地建立起来了。后来,当我们再去的时候,小朋友们都会以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欢迎我们:刚到达时的高声大叫,入门之后欢呼雀跃,玩耍时的依恋,离开时的依依不舍。这些都是对我们付出的回报,同时也是鼓励。八月七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去年的这一天,新地组正式成立。在过去的一年里,新地组除了对慧灵一校的服务,还承担着“书传我心”的筹书活动。在组长的带领与组员的配合下,我们克服了困难,解决了问题,完成了任务。我们不仅一起分享义工活动中的喜悦,也分享各自的酸甜苦辣。时光流逝,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新地组也更加团结,合作也更加默契,友情也更加弥足珍贵。而我也在做义工的过程中慢慢成熟,慢慢融入到这个社会当中,慢慢发现自己的价值。
其实义工并非大家所想的不食人间烟火,我们也有不得不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事实上大家都深知缺少爱的关怀,世界将不再精彩,而能够参与到义工的服务活动中,只因我们都曾有过这样那样的感动——为身边的朋友、为周围的义工、为自己而感动。没有石破天惊,只有身边点滴;不为功名利禄,只求服务社会。都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人,只为对社会的关注我们走到了一起,为社会注入了一丝暖流,也为自己的人生刻下了印记。不祈求社会因此鼓掌,但会因自己而感动。孩子天真开心的笑脸,恋恋不舍的眼神,失败后的成功,都是付出的回报,得以坚持的动力。藉此文,我在此衷心地祝福新地组一周岁生日快乐,也为全社会的义工送上一份最真诚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