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快乐扫把球”课例及评析

发表时间:2011-11-04 阅读次数:662
一、设计思路
1.以“标”为纲,拓展教学
本次课教学的总体思路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快乐为主线,以学练为主旨”。围绕这一思路,确定了“快乐‘扫把球’”的教学主题,设计了三个教学情景:1)我是环保小卫士;2)玩扫把球;3)我们合作好快乐。根据体育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学习“近区”,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力争实现课堂教学的三个拓展:一是生活拓展;二是人文拓展;三是特色拓展。
2.关注生活,体验快乐
教学内容选择的着力点在于生活,从学生身边的物品中,从学生的生活中,有效挖掘体育教学的课程资源,将生活素材“扫把”引入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从常见的“扫把”中得到启迪,从生活中的一些废物再利用中寻找亮点,在“玩扫把球”的学习活动中,享受学习,体验快乐。
3.以“生”为本,促进发展
本次课的施教对象为水平二阶段四年级的学生。本课采用深受小学中低段学生喜爱的主题式情景教学,把三个教学情景有机整合起来,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乐‘扫把球’”是一项健身、健心、趣味融合的运动,是一种开放式的教材,它没有严格规范的固定动作,为学生提供了自我选择、自我体验、自我探究的广阔学习空间,寓学习、锻炼和娱乐于一体,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学习目标
1.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体验扫把球运动所带来的乐趣;
2.通过传、接、运、射门及组合练习,发展学生的手脚配合运动能力;
3.通过给垃圾分类,获得一定的环保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合作的良好品质;
4.实践陶行知健身思想,挖掘身边“生活体育”素材,拓展活动主题,构建活动单元。
三、教学情景
1.我是环保小卫士:回收垃圾、给垃圾分类(5min)
该情景设计了两个小环节。首先师生绕场慢跑热身,徒手练习,并取好主器材(扫

把)。第二个小环节,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发现场地中的一些垃圾,说出垃圾的种类、如何给垃圾分类。接着,教师强调用手中的武器开展,让学生尝试各种方法,在较短时间内将130多份垃圾及时分到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的场地中。回收垃圾时,有扫的、有推的,有单手、有双手,有合作的、有独立行动的。

2.玩扫把球:扫把传接、运球、射门及其组合练习(29min)

这一部分是本课教学的重要部分。为了较好实现完成本课运动技能领域目标,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通过扫把球的传接、运、射、组合开展教学,具体如图1。四个内容一环紧扣一环,逐步推进,从三个层面加以达成。

1)在合作中获新知

扫把球活动过程中,始终将合作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传接球板块中,着力体现二人、四人的合作;运球和组合活动中,通过以扫把的颜色分成10组,每组6人,并坚持到课的结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2)在体验中增技能

教师首先让学生们尝试二人传接,初步感知后,让学生谈谈感受,然后教师加以点拨、引导,总结出扫把的持法、传接的注意点,接着又让学生尝试改进,这样认知过程建立在学生的体验基础上,获得了一定的知识。

3)在比赛中促提高

最后的组合活动,是在学生有一定的传接运基础上的活动。为提高活动的趣味性,达到巩固技能之目的,各小组通过比赛进行活动,学生的兴趣得到进一步激发,情绪创出新高,实践效果较好。

3.我们合作好快乐:扫把造型(6min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动手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地形成自我学练、合作学练、探究学练、创新学练的良好氛围,教师创设了我们合作好快乐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用扫把组成造型。其一,组织学生以6人小组为单位,将手中的扫把支起来,象征着课前提到的团结、合作。学生们兴趣盎然,尽管由于地板较滑,支起来很是困难,但是大多数组都能通过合作,获得成功。其二,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层面的评价,向表现较好的两个组颁发了大彩球,让同学们享受成功后的喜悦。同时教师积极抓住教育契机,进行拓展教学。在教师的诱导下,只见学生主动地把上课遗留下来的不可回收垃圾清理掉,积极回收器材,让学生在清理垃

圾和回收器材的过程中,再次感受本课主题,生活拓展、人文拓展和特色拓展。

四、课例评析

 1.以生活为泉源,拓展体育课程资源

1)废旧物品再利用

纸球、易拉罐、桔子皮、扫把,是这堂课的主要器材,来自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利用废旧物、生活物品、生活设施和生产工具等解决器材的短缺问题,改善教学条件,是一个量材录用、因陋就简的积极办法。

2)环保话题进课堂

课的开始所安排的清理垃圾及其分类,是将生活中的卫生常识借用到体育课堂中,这是实现体育课向课外延伸的一个策略。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学校必须与社会接一根水管。这根水管应该就是我们老师。为了实现课堂教学向社会的拓展和延伸,课结束时,教师安排了一组学生将不可回收垃圾清理到垃圾桶内,实际上这就是课后的拓展,同时达到了前后呼应的效果。

3)竞技体育显雏形

快乐扫把球活动是根据曲棍球运动所创编的,但它比曲棍球运动更灵活,更便于操作。不需较高的技术要领,所以在定教材重点时,教师把它定为在学生利用扫把开展传球、接球、运球、射门等一系列动作的掌握。

2.以课题为依托,创活体育教学思路

本课是在《实践陶行知健身思想,开展快乐健体活动之研究》课题下的一次教学实践活动。从陶行知先生伟大的教育思想中,我们不难发现,他所倡导的学校体育,应与生活进行联系,让学生在平时生活、劳动中育体。而先生的健身思想中集中体现了快乐性、全民性、和生活性的特点,这也正是我们在平时体育教育和活动中忽视的和缺损的东西。

3.以合作为主线,体验体育学习乐趣

合作学习是本课教学的一大亮点。不管是我是环保小卫士,还是玩扫把球我们合作好快乐,处处体现着合作。从二人合作,四人合作,六人合作,到小组合作,直至于全班合作。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玩乐,在合作中感悟,在合作中体验学习乐趣,在合作中健康成长。

教案点评: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课程资源的广泛性;合作学习的教育性,身心发展的效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