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1.体育之“体”,一边是人,一边是本,“以人为本”是体育的本源。让人性在体育中闪光,让人性在体育中实现,让人的力量在体育中展示,让人在体育中享受快乐,这才是体育的终极价值。缺乏人性、缺少人道、忽视人文的体育,是没有价值的机械运动。

2、在学校里,体育的性质发生较大偏移,体育的功能不断被弱化。在升学与应试的压力之下,体育成了众多课程中的“弱势群体”,成为可有可无的“小课”或装潢门面的“花瓶”。

3、体育课仅仅满足于传授技艺与增进体能,而弘扬体育的精神价值、追求体育的崇高境界,却有意无意地被淡化和遗忘了。这样的后果是,体育从校园就开始被推进了死胡同。

4、体育的理想,是追求奥林匹克精神。我们要告诉学生的是,在未来的人生路途上,同样要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努力完善自我,发现人性之崇高,体现人性之美好。对无穷伟力的无限向往,向人类极限的不断挑战,正是体育所应体现的价值。

5、体育精神更容易让学生得到感召。我们鼓励学生不断向上、进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比掌握体育技能,获得体育成绩更重要。与体育之美相比,金牌往往只是额外的奖赏。

6、体育运动之所以产生,源于人类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需要。体育运动以人的身躯作为对象,在科学的训练和锻炼原则指导下,以一系列有规律的身体运动方式,对人的有机体直接产生影响,使人体的解剖结构、生理机能得以积极改善。

7、人们通过体育锻炼,从而获得肌肉发达、反应灵敏、精力充沛的效果,体现力与美的完善结合。其功能和价值,是人类的其它活动所无法取代的。体育不是劳动,但它比劳动更懂得身体。

8、好的体育课,应注重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永不言败,永不止步,养成坚韧不拔的品质。体育的一个重要魅力,就在于它体现了人类意志力的能量。

9、无论是在课堂上训练,还是在竞技场上比赛,还是自娱自乐的体育活动,它都要求学生或运动员挑战自己的体能,挑战自己的过去,挑战自己的极限,咬紧牙关,抗衡对手,坚持到最后一刻。生命有极限,精神无极限。

10、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是体育运动的独特风景。体育作为一种竞技活动,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有效手段。同时,体育运动又能培养个体之间的合作意识,并求得两者间的内在统一。

11、一个优秀的运动队,不但要求运动员有优良的运动天赋,有高水平的竞技能力,更要求运动员所在的运动队,有挖掘和展现运动才能的集体氛围。体育,让人品味竞争的快感,让人享受合作的乐趣。

12、体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人生活的世界,充满规则。作为一种竞技活动,体育更彷佛是规则的化身。每个运动项目,每个动作,都有其严格规制和比赛规则。这些规范,是运动员行为的“戒律”,表现为一种秩序、节制、约束,体现出体育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13、体育是规范的,合作的、有组织的。体育训练,重在规范的养成,要引导学生在规范面前自觉践行,尽心履约,因之成习。赛场跑道是直的,场上的人才能跑得直。赛场的跑道总有尽头,人生的跑道却很漫长。

14、体育的本质之一是竞争,而竞争失去公平,体育竞技也就丧失了意义,也丧失了体育的魅力和生命。公平与诚信,应该是体育的无上法则。

15、在体育教学中,在各类学生间、学校间、地区间的比赛中,都应该远离弄虚作假。我们要告诉学生,无论在体育竞技中,还是未来的人生旅程中,都要凭实力获得荣誉,凭能力赢得尊重,凭真诚取得人心,凭成就铸造辉煌。

16、体育应该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竞争,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科学训练,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体育不仅需要体力,也需要心力。

17、体育既考验运动者生理负担的承受能力,更考验运动者的心理负担能力。如果缺乏较好的心理素质,即使具备高超技术的运动员,也往往会发挥失常,品尝不到胜利的果实。

18、体育应该在注重体能训练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力与美的和谐,为学生打开世界体育之窗,帮助他们扩大视野,培养审视世界风云的良好习惯。

19、体育与文化早已融为一体。通过体育,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之间将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崇尚奋斗、崇尚英雄等,弘扬为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体育,成为全球唯一可以无障碍沟通的共同语言。

20、在体育活动中,人的身体各个器官可得到最充分的释放,并获得一系列最基本的感受。而这些感受,往往是迈向审美境界的开始。

21、在体育活动中,我们通过奔跑、跳跃、冲刺、滑行、旋转、翻腾、滚动、摇晃、碰撞、升降等,强烈刺激着各种系统与感官,由此产生运动感、肌肉感、节律感、时空感、立体感,从而产生对力量的震撼、对速度的惊奇、对勇敢的赞叹,就是这些把我们带进美的精神世界。

22、体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而不能把体育当作惩罚学生的手段。我们要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现自我,享受自我。

23、在学校里,体育课往往才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这不仅因为可以进行深爱的游戏与活动,更因为体育可以把学生解放出来,从沉重的课堂负担中解放出来。体育可以给学生带来清新的空气、和煦的阳光,体育能够让他们享受大自然的气息。

24、作为与人文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代体育,也应当把体能的发展和训练,与个性的培养和完善统一起来。体育应该成为每个人享有的权利,成为每个人的一种需要,成为个体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途径和方式。体育繁荣的标志,是人人都能够享受于其中。

25、体育要紧密结合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潜能,张扬自己的个性。

26、学校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开展体育活动,在体育成绩的考核与评价上要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某些体育项目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体育课堂上找到本该属于自己的乐趣。把体育还给学生,校园才是健全的校园。

27、体育是一种生活方式。体育活动的生活化、社会化,是学校体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能容忍这样的一种怪现象:学校里的体育“尖子”,在毕业离校后却不会锻炼身体了。多数学生是为体育而体育,为达标而达标。这是学校体育过度“学校化”、“课程化”的恶果。

28、体育沦为纯粹谋求功利的手段,体育就成了谋害人们心灵的毒药。体育竞技的目的,让人们来认识体育之美,也让人们知道,持之以恒的体育活动,才是现代人身心健康的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