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如何写听课笔记

发表时间:2011-11-16 阅读次数:717
一  听课记录的基本内容

     听课记录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而在听课记录本上的体现,左边是实录,右边是评点.

    课堂实录包括: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课时等;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 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 ;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学生活动 情况;教学效果等.

    课堂实录记到什么程度,要根据每次听课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确定,通常有三种形式: (1) 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 (2)是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都记下来. (3)是记实,把教师开始讲课,师生活动,直到下课都记录下来. 课堂评点.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教材的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课堂结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想等等.

    写教学评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 (1)是简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 (2)是总评,就是对简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待课后与教者互 相交流,取长补短.

    值得一提的是,在做听课记录时许多人偏于记课堂实录,而不做评点.甚至相当一部分人, 记录的内容多是教者板书什么就记什么,成了讲授者了的"板书" ,此外别无它记.显然这种听课记录其价值是不太大的. 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 特别是做好课堂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

    二,好的听课记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一堂课教学设计的内容很丰富,要非常详细地记录每一细节,是很难办到的,因此,应该有选择地做好记录.

    (1)要关注教学环节设计.即关注情境创设,新课的导入,新知的探究,新知的巩固,应用与拓展等教学环节设计.看是否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调控课堂,达到激活课堂的目的;各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的情况;听课时还要注意思考, 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课堂教学环节, 大的环节内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环节, 怎样使课堂结构符 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 各个步骤或环节之间怎样安排得是否有条不 紊, 一环紧扣一环的, 什么时候教师引导, 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 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 什么时候学生练习展示,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学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

    (2)要关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是否采用举例说明,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如何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解决问题要关注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如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学会新知.这要求我们青年教师必须认真细心揣摩.

    (3) 要关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怎样从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移,怎样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怎样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质疑与比较, 学会分析, 判断与推理,学会概括, 归纳与小结,学会操作与演示,学会讨论,辩论与争论等.

    (4)要关注辅助手段的应用与板书设计.听课时,还要认真琢磨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还要关注教师如何设计板书,是否做到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提纲挈领.

    (5)要关注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既要关注练习设计是否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 达到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目的,又要关注练习形式是否多样,是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 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关注教师的身体语言.老师在讲课中,往往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往往会使用各种身体语言进行强化,如一个眼神,一个会意或鼓励的微笑,一个恰到好处的手势,乃至教师在讲台上的步伐等等.教师的举手投足都是教学进程的一部分.当然, 并不需要记下所有的动作,而是记下教师使用得较好的身体语言或不当部分.

    (7)关注听课者即时的思考和评价.听课时产生的随感及评价.授课教师的讲课往往对听课者产生影响,听课者在听课过程中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选用,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语言的特点,教学思想的体现等的思考和评价都应及时记录下来,以利于课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