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学习可能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学生亲近你,使你永葆活力,使你有魅力。能胜任你现在的工作,是你继续学习的唯一重要理由。”现代教育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所谓: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必须要养成继续学习的好习惯,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一个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厂找到了工作,报酬不错,工作条件也很好,他很珍惜,下决心好好干。第一天,老板给他一把利斧,并给他划定了伐木范围。这一天,工人砍了18棵树。老板说:“不错,就这么干。”工人很受鼓舞,第二天他干的更加起劲,但是他只砍了15棵树; 第三天,他加倍努力,但是只砍了10棵。工人觉得很惭愧,跑到老板那儿道歉,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了,好像力气越来越小了。老板问他:“你上一次磨斧子时什么时候?”“磨斧子?”工人诧异得说:“我天天忙着砍树,哪里有工夫磨斧子!”

     那个工人感觉砍树吃力的时候,该想到去磨斧子,同样的当我们做教育感觉到吃力时就该想到有多久没充电了,而不是一味抱怨教育要求那么高,那么多。要求多,要求高是教育走向开放与发展的必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我们做教师的都知道,教师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备课,上课,听课,写各种笔记,参加培训,做材料,打扫卫生等等,时间根本就不够用。我们经常要把工作带回家,而家里还有许多事情要打理:洗衣服、做饭、检查孩子作业,照顾老人……晚上要忙到很晚才能休息。要想在有效的时间内更好的教育学生,教师必须及时的充电,磨刀,而教师充电继续学习则是最好方式。无时,无处,无事不在学习,学习才能让我们进步。学习是对自己最大的投资,收益最大的投资,是投一分,收获一分的,一本万利的,别人永远无法拿走的资本。“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只有当老师真正把学习这样看待的时候,我们的学生才可能真正地爱上你所上的课,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