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要唱好歌,不容忽视的一点即进行正确的发声训练。因此,我每上完一节音乐课,总要做一些课后记录,这样一点一滴,积少成多。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做了一些探索,取得可喜成绩。我把我的感悟记录下来,与同行们互相切磋,互相交流。
一、大喊大叫。喊叫是众多小学生歌唱中的通病,长期的喊叫会破坏他们动听的歌喉。声粗劣干瘪,浅散而生硬,缺乏光彩,也就是经常指的扁着噪子说话——“白声”。这种病发生在低年级或中年级少数学生身上,他们大多由于歌唱姿势与发声方法上的错误(如头部后仰,劲部下颌前伸,筋肉暴起,舌根僵硬,喉头上移,气息短浅等),其次是学生过度兴奋,盲目追求音量或音高所致,歌曲定调偏高或音域过宽使学生不胜任也是造成喊叫的原因之一。
如何纠正这个毛病,解决小学生歌唱中的“喊”,我觉得主要就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陶冶法。经常找一些好的光盘给学生听,给学生看,对学生来无疑会起到很好的诱导作用。学生在欣赏作品时,教师告诉他们这种歌唱方法是最科学的,并且用这种方式唱起歌来既轻松又好听,我们人人都要学会用这种立法歌唱。这样学生在被人家美妙的歌声陶冶的同时,会试图去模仿人家正确的歌唱方法,一旦模仿成功,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取得了掌握科学歌唱方法的初步成功。二、讲授法。讲授法是解决“喊”的最主要的方法。儿童在歌唱中的“喊”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就要告诉学生,这种歌唱方法是不正确的,是不科学的。教师要为其做正确的歌唱示范。正确的歌唱应包括正确的呼吸、发声、咬字、吐字,这些教师都要给学生讲解,为学生示范,并且带领学生去练,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喊”,什么是正确的歌唱。另外,教师要告诉学生“喊”有什么危害,运用科学的歌唱又有什么好处,从而,让学生从思想深处拒绝“喊”,接受科学的歌唱。三、练习法。学而不用,就等于没学。我们让学生学会了科学的歌唱,就要指导学生到实践中进行运用,经常地练习,并且在练习中教师不断地帮助学生指出不足,这样才能让学生所学知识在练习中得到巩固消化。练习法是解决歌唱中“喊”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做到:(1)端正歌唱姿势,呼吸自然,气息深入,口腔打开,运用以头腔共鸣为主的混合共鸣。(2)悄悄地轻声唱歌(音量不超过mf),要求声音柔和自然;(3)调整调高,音域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