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落幕的 “第35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决赛”这一盛大赛事中,青岛宁夏路第二小学首次进军国际比赛,便一举夺得工程技术类小学组第三名的好成绩!这是我省历史上荣获的首枚机械类竞赛奖牌,也是中国代表队在本次比赛中装置类项目上唯一获得此类项目奖牌的团队。
传统国粹
吸引世界目光
本届奥赛由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43支代表队参加,《不同寻常的鬼屋》是今年新赛题,要求原创表演一个弹出式的不同寻常的“闹鬼”的屋子,但要经过学生表演和解说对闹鬼现象进行科学揭秘,旨在宣传一种正能量,通过幽默、搞笑的手法告诉孩子们相信科学、崇尚科学。学生不仅要设计场景,表演中会用到很多击发装置和各种道具,都要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完成,这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也激发了他们的科技灵感与天赋开发,更带动了孩子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引发兴趣点。
宁夏路第二小学从全校选拔了6名学生组成了参赛队,针对参赛项目,学生们经过反复讨论、推敲,精益求精。最终他们设计了一个惊魂穿梭器,作为鬼屋载体,以一本书的形式讲述了包公和护卫被穿梭器带到“头脑奥赛”现场的穿越情景,风格创造性地融京剧、剪纸等民族传统艺术于一体,舞蹈、小品等表演艺术适时巧妙介入,通过揭秘奇趣酒柜、蒙娜丽莎画像、翻版吊灯等击发装置和各种道具,合力打造出一个惊悚的鬼屋。孩子们投入的表演和节目设计,博得各国评委阵阵掌声和惊呼,并引得全场同声赞扬。“只有站到了世界舞台上,才品得出民族精神的伟大和荣光。”宁夏路第二小学参赛代表队队长、五年级的张嘉琦同学深有感触地说。
巧妙创意
源自生活实践
“去年10月领到题目后我们就展开了大讨论,每天课余时间,科技小组的同学都聚在一起,不断琢磨试验,推出一个又一个方案,那段时间真折磨人,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创新,当然,每天也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张嘉琦说,《不同寻常的鬼屋》要求在整个展演过程中至少达到4种效果,包括声音、改变人物外貌、幻觉及团队合作,通过头脑风暴的碰撞,很多新鲜想法便一个个蹦了出来。
“改变人物外貌这一项可把我们给难住了。一天跟妈妈去买菜,突然半空坠落一个杂物袋砸在售货员头上,她表情很滑稽,我猛然想出了解决方案。”队员许文榕把从生活中联想到的创意,跟团队成员一沟通,大家拍手称赞。实施中,队员还加上了电路装置,思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不仅从天上掉下帽子做起,还突发奇想地设计出,掉下的帽子落到人头上能亮灯,金光闪闪……机智少年通过头脑风暴迸发出串串新点子。
锅碗瓢盆
扮相惊艳全场
服装道具更是妙不可言,张弘毅同学虽然出场时间不长,但他一身个性的服装令评委眼前一亮。“戴着水瓢做的帽子,穿着水桶制成的短装和撑开的雨伞裙,裙摆上挂满餐勺,走起路来叮当响,超炫。”张弘毅说。“服装道具大都是废物利用,体现了本次大赛所要求的环保、节能理念和动手能力。”带队的科技老师彭勇奇这样说。
凭借另辟蹊径的设计及惟妙惟肖的表演,宁夏路二小经与全球43支代表队的激烈博弈,最终喜获铜奖。“我的自理能力提高了很多,学会怎么和更多人合作”、“通过头脑奥赛,我感受到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这都是书本所不能带给他们的,宁夏路第二小学坚持22年的科技教学与实践,将科技教育融入各科课堂,不仅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聪慧少年,还为学校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年爆满的招生人数、世界舞台上取得的骄人成绩再次证明学校的个性化教学落地开花。
兼容并蓄
珍惜每个学生
“这是我校首次组队参加头脑奥赛,从获得上海全国赛第一名,到全世界范围小学生竞赛季军,极大地开拓了老师和学生的视野,受益无穷。”宁夏路第二小学校长刘群充满激情地说,“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并包容每个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反复试验,然后找到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感受成长的喜悦。”
丰厚的科技底蕴,使学校在短短5年间,荣获了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科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宋庆龄科技少年儿童发明示范基地等多项大奖。集体奖项方面,国家级增加了8项、省级以下奖增加了近百项。学生数由2008年的460人增加到现在800人。宁夏路第二小学在建校22年间,走出了一条科技鲜明、特色引领的跨越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