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1、偏旁识字。在学生学过部分合体字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了解了常用字偏旁所代表的含义。如木字旁:大多是与树木有关联的字:如松、柏、桦、树等,代表与水有关联的字:如河、清、湖、海等,代表与动物有关联的字:如猫、狗、狐狸等,多与人手的动作有关联的字:如提、抬、挑、担等。这样的形声字有许许多多,知道了偏旁的意义,看看声旁,就大体知道了这个字的读音和含义。这样学生有了认字的积极性,有些字即使没学也能大体了解字义和读音。教学时,我们如果能够帮助学生利用偏旁进行适当的归类,即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而且还认识一些课外的生字,拓宽了识字面。
2、熟字带生字。有些生字可利用学过的熟字加一部分或去一部分变成一个新字。如:“日”加“月”是“明”、“蚁”去虫是“义”。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换偏旁的方法来比较识记生字,如“他”,换换单人旁加三点水,变成“池”,换单人旁加提土旁,变成“地”,换单人旁加马字旁,变成“驰”。学生在识记生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通过比较、归类巩固了熟字,认识了生字。
3、画画识字。汉字有很多就是由图画演变而来,利用图画帮助识记字形,既有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日、月”等最简单的象形字,都是实物的象形,学习这类汉字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中利用老师的简笔画可以更形象的帮助学生识字字形,理解字义。也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造字:画画大山的“山”是什么样?说说“亭”怎样写,大家造字、说字兴趣浓厚,利用字形识记了字。如学习“燕”字时,老师边画简笔画,边指导学生识字字的组成部件,看字形的演变,识记效果更好。
4、联系生活识字。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应该回归于生活。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创设识字环境,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教学生字“再”时,识记遇到困难。这时,我适时引导“在生活中你看见过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举着一双双小手,这个说:“有的动画片演完以后就会出现‘再见’,是‘再见’的‘再’”。有的说:“我知道,商店们口写着‘欢迎再次光临’,是‘再次光临’的‘再’”,还有的学生说:“我叔叔的名字里就有这个字”……学生的回答都十分的精彩,看来,生活的资源果然是无穷的,充分利用生活资源让学生去联想对于识字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5、随文识字。语文教学中强调理解要联系语言环境,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篇。”我们的识字教学也联系语言环境进行识字。在识字教学时,我常常引导学生把字所在的词拿出来,通过让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来认识和理解这个字。如:“惭”、“愧”的认识我就先让学生认读理解“惭愧”,再试记“惭”和“愧”。在识字教学中,把学生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联系课文来帮助识记,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6、儿歌、故事、谜语识字。很多汉字由多个部件做成,而它的间架结构或组成部件之间都是有联系的。鼓励学生们利用这些联系,发挥想象,把几个部件巧妙地联系起来,让一个个抽象的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儿歌、谜语,这样既使枯燥抽象的笔画变得富有灵气,又给识字增添了趣味性。既可调动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学习“赔”字,编儿歌“宝贝不要走,立下一个口”;学习“菊”字,编字谜“草字头包子头,一粒米藏里头”;学习“掉”,编故事“一个人拿着工具修桌子,叮叮当敲掉了两条桌子腿”等等。
7、游戏识字。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只是一味的识字,是无法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因此,在识字过程中使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是不言而喻的。比如,我常常采用的“开火车”游戏法。通过拍掌互动“火车火车开开,开到我这儿来!”学生轮流读生字,组词语,这种游戏可以较大范围的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有好处;“小组打擂台”游戏法,这个游戏,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读出对方手中的字,看谁读得快读得准,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小小摄影师”游戏法。每个学生都准备好生字卡片,当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时,学生“卡嚓卡嚓照下来”,找出一样的生字卡片,并读一读,这种游戏方法可以使学生全员参与,提高学生的识字乐趣,提高识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