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这也是我成为一名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也促使我不断的在教学中寻求答案。在此期间,我非常有幸的能够拜读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它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也给我以后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本职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难道我们完成这些任务就够了吗?如果不够,我应该还要怎么做,这也是为什么选择读《育人三部曲》。通过读本书我明白要上一节好课,我们首先要好好的了解孩子,深入考察孩子的知觉,思维和脑力劳动的特点。传授知识之前要教会思考,感知和观察。还要很好地了解每个孩子身体方面的个人特点,否则就无法正常进行教学。
同时传授给孩子知识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会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因为对于一些比较枯燥的知识来说,虽然重要,可是由于缺乏兴趣性,老师教的累,学生也学得累。那么就需要对知识进行创造性加工,用兴趣导航,寓教于乐,也就是说让孩子体验脑力劳动的欢乐和取得成绩的欢乐。学生的脑力劳动,学习中的成功和失败,这是学生的精神生活,他们的内心世界。孩子不仅仅是需要认识和掌握材料,而且还会对自己的劳动有所感受。试想一下,徒劳无功,毫无结果的劳动,即使成年人也会感到厌烦,更何况是孩子。如果孩子没有了学习的愿望,那么我们全部的计划,探索和理论都会化为灰烬。因此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让孩子欢乐的学习。
那么接下来问题来了,怎么才能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呢?首先要让孩子想一想,孩子达到集中意识和思想的目的之后,就会厌恶偷偷提示。因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急于作出结论,必须观察,观察,再观察,只有孩子独立思考,才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也正是在这种气氛中,才能形成意志力,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的给孩子一些时间,毕竟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是主角,我们是孩子学习知识的引导者。
毕竟孩子总是抱着坦率的胸怀和好好学习的真诚愿望进入学校,孩子甚至不敢想别人会把他看成懒汉或倒霉鬼。好好的学习的愿望,这是孩子的愿望,也是我们每人愿望。但是知识的枯燥对孩子来说认真学习,实在太难了。学习应该是一种轻轻松松自然的事情而不是故意的而为之,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厌烦的。当我们学生拥有一个轻松快乐的心情进行学习时,效果会变得更好的。作为老师我能够做的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尽量让我讲的知识有趣点,身为数学老师,我要做的是把我教的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或者把知识渗透到生活中去......
《育人三部曲》对我的教学生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虽然这些都是理论,但是我会想尽各种方法应用的教学中去,毕竟理论要实践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与其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对于一些有能力做到的事情,我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