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丰实 “全纳”底蕴   学校跨越发展

——青岛宁夏路第二小学2020-2021年度第学期工作总结

本学期,学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借学校改扩建竣工契机,全面、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让每个孩子在“全纳”育人理念中绽放别样精彩!

初心篇

(一)突出“党建+ ”理念,党建工作抓实效、促延展

组织开展了“从严治党、遵规守纪、防微杜渐”专题党课学习,“携手抗疫,共赢未来”、“燃烧激情,建功青岛”主题党日,“凝心聚力讲党性 攻坚克难作表率”“三述”活动,“牢记使命 传承文明 师德涵养 建功青岛” 走进青啤博物馆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建学习活动,进一步坚定了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跟党走创伟业、立新功的坚定信念!

学校党建工作重实效、促延展,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之际,联合东二学区和手拉手学校贵州安顺平坝塘约小学组织开展了“九十九载党旗红,牢记使命永向前”主题系列庆祝活动,邀请专家给党员解读《民法典》;党支部书记宣讲传承红色基因专题党课;党员、团员走进社区、深入学生家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校大队部宣讲红色革命故事,不断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坚实党员干部队伍,凝心聚力促进学校发展

按照“规范+强化”的工作思路,持续推动党支部建设全面实现“三个增强”,即增强执行力、增强凝聚力、增强战斗力。我校党建品牌——“灯塔育人”工程,党员干部带头实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重领导班子经常性的学习教育,倡导夯实自身思想政治基础,树立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成为师生表率的风尚。具体表现在:学习领先、开拓领先、奉献领先、业务领先。班子成员人人能深入第一线上课、听课、评课,在教育教学、研讨、教科研等其它活动中都能发挥带头引领作用。

保障篇

(一)齐抓共管,安全为首

严格落实校园安全工作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外来人员出入管理, 实施校园封闭管理。与全体老师签订了一岗双责安全责任书,全员明晰岗位职责,责任到人;本着“关爱生命,预防为主,强化责任,平安和谐”的宗旨,与交警部门、八大湖派出所、八大湖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共建共治,共同把脉学校安全工作,协助排查安全隐患,经常性开展实战联合演练,通过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形成了维护学校安全保障的长效机制。

(二) 卫生防疫,健康保障

1.疫情防控专项工作:

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做好如下工作:一日三检,“重点四类人群”摸排,师生员工、家长的培训宣传,疫情防控的每月演练,修改完善相关制度方案及口袋书,隔离室、留观室的标准配备,各级各类平台的数据上报,全校师生及同住人健康码,师生员工体温“三测”记录表,各类处室通风记录表、消毒记录表,每天对因病复课学生的材料核验工作,档案材料的整理等工作,全体教职员工通力合作、共克时艰。

2.预防近视工作:

开展不同形式的眼操比赛,提高眼操质量;每天利用眼操时间对学生眼操、亮眼操的穴位进行纠正;家校合作,通过钉钉平台每天对做学生眼操情况进行记录;完成两次视力检测、一次体检,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反馈,跟进指导。

3.传染病、常见病防治工作:

通过卫生大课、广播站、班队会、手抄报、宣传栏、家长信、微信平台等形式有针对性的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加强预防。利用紫外线消毒车、84消毒液进行消毒,课间开窗通风,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厚德篇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实施全纳教育,积极推进“四有好教师”成长项目,引导和教育全校教职工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精通业务、理念先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健全制度,明确责任,规范师德行为

1.完善《四有好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并按照制度中要求的内容由领导小组和各职能部门分别考核。

2.签订师德责任书和承诺书。党支部负责与教师签订师德责任书、签订承诺书;提高责任意识,兑现承诺,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一切有违师德的思想和言行,塑造教师良好形象。

3.印发手册,师德涵养。学校研发《师德师风个人档案手册》每人每年一本,手册将新时代教师十项准则青岛市教师誓词、市南区师德红线、师德责任书、抵制有偿家教承诺书、师德专题培训笔记、师生谈心记录、师德整改措施与自检自查报告、师爱案例等一体化涵盖,教师人手一册,时刻备忘、随时学习、点滴积累,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必备手册。

4.师德专题培训。开展师德专题培训,由校长、工会主席进行师德宣讲;由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进行师德案例分享;由法律顾问、党校教授等进行法规和理论培训,全面提升师德素养。

5.走进师德涵养基地。学校组织带领党团员和民主党派教师走进青岛啤酒博物馆,通过图片、文字和实物,学习和了解青岛啤酒百年文化的历程,参观青啤“百年起点”“艰难岁月”“新的征程”主题展览,了解青啤制造和企业发展,感受百年传承的工匠精神。激发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以渊博的学识教化学生,以崇高的品德感染学生,以真诚的情感关爱学生,坚守教育初心,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二)“五项”行动,专项整改,师德教育活动月

1.师德教育活动月。积极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月。9月,学校全面深入开展“树师德,正师风,清廉从教,为人师表”师德建设主题系列活动。学校举行主题升旗仪式,由党员教师团队担任升旗手;全校干部教师在国旗下集体宣誓、重温誓词,由青岛市魅力教师、党员教师马岩老师领宣。同时,举行主题签名仪式,干部教师在横幅上郑重签名,共同承诺:清廉从教,为人师表。开展师爱“四个一”行动,即帮助学生克服一个困难、为学生布置一次作业展览、与学生进行一次谈心、为创城做出一份努力等,青岛市青年文明号“凝心”团队举行“我与学生共成长”师爱故事征集活动,共同做学生良师益友,珍惜并善待每一个孩子。

2.五项行动。贯彻落实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倡导的师德师风“五项”行动,全力提升师德素养。

1)“家校携手相伴成长”家访行动。疫情期间进行云家访,复学后进行百分百家访,通过召开家长会、校长接待日、一对一面对面交流、家长沙龙、家长进课堂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构建起家校育人共同体。

2)“共筑教育梦”读书行动。利用云学习、睿师汇等多样方式,倡导教师读《论语》、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时分享学习心得;复学后利用校本培训组织开展读书心得分享会、校长讲《论语》、党员教师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干部学员研读《陶行知传》等,不断提升理论修养,加强师德意识。

(3)“我与学生共成长”师德案例分享行动。由党支部牵头,团员、骨干教师、青年教师进行案例分享,把师爱故事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分享,学校多次收到家长锦旗、感谢信,社会化评价满意度高于全区平均值。

4)“珍惜并善待每一个孩子”师生谈心行动。全校教师从文明习惯、作业时间、睡眠时间、科学学习方法、心理疏导等方面与学生谈心,相互分享爱好特长,为学生给予健康成长的合理化建议,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凝心志愿者服务行动,深入社区、深入楼院,开展推普宣传、实践基地导读、家庭教育咨询,以及走进老年公寓等,为文明社区贡献微力量。

3.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新时代教师十项准则、市南区教师师德行为规范等文件要求,制定出个人师德问题整改台账,9月进行“树师德、正师风”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行动,11月围绕社会化评价中反馈的问题进行全校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全校教师对照文件要求和个人整改台账逐项进行自检自查,写出个人自查报告,由党支部和工会审核,并进行学期师德评估,对于出现师德问题的教师一经查实一票否决评优资格,对于期末评选的校级师德标兵进行表彰奖励。

研究篇

    学校立足差异、深耕细作,全力推进以科学+人文为引领的“五园”新样态学校,以扎实严谨的教学让社会家长满意!

(一)悦动课堂研究成果凸显:学校初步形成悦动课堂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外,还先后探讨了多个学科的优秀的“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悦动课堂教学模式(创境质疑——具身认知——探究发现——多元联结——精练反馈——知识建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融-创-问-动-悟-源-评);小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法:诵—合—拓—写—意;小学语文古诗文学法:查一查,改一改,读一读,品一品。在市南区第三届“悦动课堂”优秀教学法和教学模式评选中,学校申报的《课堂深度学习模式》获得优秀教学模式;数学学科教学法被评为市南区第四届优秀教学法。这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了悦动课堂的有效实施。

本学期,在青岛市优质课评选中有1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市级一师一优课中有2人获得一等奖,1人三等奖;区优质课比赛中有3人获得一二等奖;4位教师获得“市南区教学能手称号”;3位教师入选2020年第一期市南名师培养工程;在区级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中5人获奖;学校和各教研组也在区域层面多次进行悦动课堂经验推广。

由安晓兵校长主持的青岛市科研课题《基于差异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研究》顺利结题。3位教师课题相继结题。学校课题同时获得青岛市科研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全纳课程体系日臻完善:广纳社会课程,注重课程融合,突出科技特色,培育创新精神。继续落实八百行动,依托少先队评价争章,督促引导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倡导八百学习——百本图书、百次演讲、百个实验、百次旅行、百篇诗词、百幅名画、百首名曲、百道趣题。全纳“·创”课程有效推进——通过“兴发课程、走班实施;立基课程、校本实施;创生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在自主拓展课程的设计中,努力体现传统文化和科技创新的内容,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选择。在传承传统文化和开展科技创新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活智慧生发点,唤醒课堂生命力,让校园成为更开放的学习空间。

(三)深度学习促动提质减负:学生深度学习作业丰富多样。通过微信公众号、校园展板、班级展板等方式灵活有效地开展深度学习作业展评。语文学科有“精读一本书”、“写一篇周记”、“探秘甲骨文”等,数学有“数学知识思维导图”、“金牌小讲师”等,英语学科有“配音秀”、“模仿秀”等,美术学科有青花瓷创意画等,科学学科有“我的小专利”等,对优秀作业通过晨会、午间广播、微信号展示、班级优化大师、点赞卡等进行表彰奖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形成了乐学善思的良好氛围,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育人篇

  “全纳”教育思想为指导,秉承“珍惜并善待每一个孩子”的教育理念,围绕“十个一”行动计划项目,通过科学化引领、多样化体验,艺体化熏陶、习惯性养成,培养学生海一样的精神品格、人文素养和价值追求,将学校“八百行动”落到实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广阔平台,以行纳养正的德育品牌实现以德育人、以德立校!

(一)落实德育一体化·培养“以海明德”智行好少年

1.狠抓常规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继续采取“小干部轮任、轮值小管家、校园义工岗”等方式,让每个孩子都有锻炼的机会,把班级管理还给学生,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 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

●评比促养成:大队部借助“智行银行”,继续细化“流动红旗” 常规评比办法。制订了“德育雏鹰争章(初稿)”,把学生自评与班级评比相结合,全方位有效的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纵向评价每个学生和班级,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2.活动助成长,体验教育有实效

开发特殊德育课程,让“疫”路成为育人教材

新冠肺炎疫情是灾难,但也是德育教育的契机。学校积极引导全校师生努力把疫情危机化为教育契机,共同完成一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把原本面对面的德育工作转向了“空中德育学堂”。 

先后开展了《我心中对崇拜的人》重塑偶像精神的访谈活动;《疫情下的数字中国》红领巾寻访活动;《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德育学堂战“疫”特辑》学习活动;《中国加油!》抗疫绘本创作活动;《讲红色经典,做时代新人》红领巾红色基因故事会活动;学雷锋日利用“云平台”向身边在疫情期间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者致敬。

●紧抓节日契机,做好理想信念教育

“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开展了:七夕节送祝福活动、中秋节月饼制作活动、重阳节敬老活动,配合学校“甲骨文”特色教育、以及二十四节气宣传,让传统文化植入队员们的心田。

●月月有活动,期期有精彩

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主题活动月”中,通过体验式、互动式、参与式学习大力提升教育效果。

九月份“民族教育月”,修订班级文明公约,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知晓率、背诵率100%。在“九一八”纪念日时,开启党员教师讲党课的红色讲堂。全面树立民族自强的信念,提升爱国主义情感。

十月“红色基因教育月”,开展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童心向党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与学校的“石榴”文化相结合,面向全体师生传递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各民族统一和谐、共同进步的理想信念。

十一月“小公民感恩教育月”,开展了感恩父母的“每日孝行”活动;感恩校园的“诚信教育”;感恩社会“爱心义卖”活动;将小公民教育落到实处。

十二月 “我行我秀”戏剧节。校园戏剧节作为我校特色艺术节之一,也是学生展示自我的最好舞台。师生将课本剧、成语故事、中华美德故事搬上舞台,在表演中感受故事内涵,提升道德涵养,树立正确观念。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责任意识

学校邀请青岛市德育工作专家到校进行专题培训,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交流会”,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对症会诊”,老中青老师共同分析,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提升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

4.立足家校共育,营造学生成长的和谐氛围

促进家校共育首先从“家访”开始,先后开展了两次大型的家访活动,针对疫情的现状,利用网络平台、电话访谈、个别见面等形式进行了全方面的家访,家访率达到100%,家长满意度位列全区域前列。

   (二)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打造新时代智行好少年

●艺术之美:校艺术社团在做好常态社团(管乐团、合唱团、舞蹈团、啦啦操队、青花瓷社团)工作外,继续探索课堂中渗透口风琴教学,在实践中探究口风琴课程对学生艺术素养的促进作用。积极开展社团训练,校管乐团取得了区管乐比赛的二等奖第一名;京剧特色班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参加了2020年青岛市戏动城乡展示活动,并荣获一等奖。

体育之美科学有序组织开展大课间活动,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生恢复体能、提升体质;大操场投入使用后,全校干部教师齐心协力成功举办了校秋季运动会、“校长杯”足球赛、“校长杯”跳绳比赛;在2020年区体质监测中我校成绩进步了5个名次,相信随着大课间活动质量的提升及下午第三节课的体育活动课的集中组织,孩子们的体能还能提高,我校的成绩还会再上升。学校足球、手球、羽毛球、武术、花样跳绳等社团的开设,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选择;足球、手球、帆船帆板、游泳、武术等项目多次在各级比赛中获奖。

探究之美实验助推,海洋助力,科技与海洋齐头并进。

1.各项大赛再结硕果。以“创新大赛”为例:2020年,学校从千余件作品中推选出35件作品到区里评选,有33件作品获得区赛成绩。还有有6件作品被推送到青岛市创新大赛,送交作品和被推荐参加市赛位居全区前茅。学校的科技工作量化两年稳居前两名。

2.海洋科技助力续航。学校以“海洋+科技”为着陆点,将海洋教育作为科技特色的增长点,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浓厚探究氛围。虽然疫情期间孩子们无法“走向大海边”,但依托“走向深蓝”和“身边这片海”校本学材,通过“线上云端+线下课堂”并行的方式,落实海洋科技教育工作。2020青岛市海洋知识竞赛学校全体总动员;海洋宣讲大赛60多位“海洋代言人”脱颖而出;“探索蔚蓝 看见一片海”海洋微视频大赛中,学校有40余位同学的作品被推荐参加青岛市的比拼。点燃了学生探索海洋科技奥秘的热情,孩子们用行动传递了亲海护海的正能量。   

3.家庭实验室携手推进。家校携手,倡导孩子积极投入到家庭实验室活动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科学实验案例,本学期学校公众号分别推送相继推送了“口香糖能否破开硬物质?”“柠檬烯可否溶解橡胶?”“不用液体的密度”等几百个同学的家庭实验室,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实验、创新小达人二年级二班的陆淬钧同学,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做了很多科学实验,获得“校级优秀家庭实验室”荣誉,进而被推荐参加青岛市最美家庭评选,并获得殊荣,成为典范。本学期,学校还启动了垃圾减量我先行——环保酵素实验研究活动,从骨干教师率先探索研究路径,逐步拓展使其成为学生“家庭实验室”的一个长期项目进行落实。通过实验+实践的生动体验,为孩子的成长打开一扇探究之“窗”。

劳动之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开展“云端劳动教育”和居家劳动实践,尝试将劳动教育走向序列化、活动化,先后开展了“我是绿色生态小达人”、“亲子美食秀”、“孝亲敬老”、“我的生活我做主”、“动感五一”等活动。少先队建队日期间,结合“扣好人生第一粒”项目,倡导全体学生用双手创造生活,用双手创造幸福,开展了“劳动达人赛”,将劳动教育深入人心。

●心灵之美:发挥朱华老师心理教师的核心作用,扎实有效的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用好心语信箱和心理咨询室对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个体辅导并邀请专家针对不同的年级开展了《我做情绪小主人》、《我长大了——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讲座。2020年10月在市南区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交流。1位教师获得市南区特殊教育优质课比赛二等奖。继续推进性别平等教育工作并组织师生参加山东省性别平等教育相关比赛,获得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优秀校园广播剧二等奖,优秀儿童漫画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本学期学校分别迎接了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和山东省妇女儿童“十三五”发展规划考察小组调研,性别平等教育进校园工作受到各级领导好评。

                  发展篇

关注教师团队整体发展,加强并改善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搭设各种平台,激发教师改变,促进学校发展,以优质的教师队伍赢得家长和社会的赞誉!

(一)突出重点,培养骨干

选拔思想觉悟高,有奉献精神,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参加市、区各类业务比赛、学习,为打造名师工程奠定基础,管宏丽、王莹、李盼三位教师参加市优质课比赛,于秀、高琳、马秀秀参加区优质课比赛,高琳、王莹、王甜甜参加市“一师一优课”选拔并获得一、二等奖。学校为老师们提供学习的机会,疫情的缘故老师们今年的培训只能选择在网络平台进行,但是学校要求参加培训的教师要写好培训内容及参加学习的体会,供老师们学习,以点带面,使全体教师受益。

(二)自主培训 ,针对性强

受疫情影响,我校在教师业务培训上通过加强校内自主培训的方法,充分利用身边资源,达到省时、省钱、高效的培训目的,逐步形成我校教师培训特色。

1.邀请专家进校园,解疑答惑

与青岛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合作,邀请专家来校讲课、作报告、召开专题研讨会。老师们受益匪浅。

2.区域内交流学习,互动提高

本学期我校承办并积极参与了市、区教研室在我校进行的各类学科主题展示课活动,王莹老师出市级公开课,姜冉、杨鲜妮、姜冕等教师先后进行区级公开课展示。通过学习,提高了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把握能力,体会到了课堂驾驭能力是一门学无止境的艺术。

3.开展课程标准培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组织全体教师重新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并要求老师们根据《课程标准》在假期中进行个人精品试卷以及备课的撰写,使大家在课堂教学实施中有的放矢,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4.分层次指导,关注新教师的成长

采取分层次指导的培训方法,为青年教师配备师傅,使年轻教师尽快成才。对于新教师,在备课、上课、学生作业方面规范要求,加强管理。

5.实施课题研究战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为了老师们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当前最新教育理念,学校为名师团队提供一定资金,让老师们选购相关的教育书籍。校长牵头带领干部团队、教师团队进行课题研究,邀请区有关专家领导来校检查指导科研工作,对推动我校的科研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学期来,经过不懈努力,我们欣喜地看到学校正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全纳”育人品牌深入推进,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节节攀升。今后我们还会一如既往,继续努力,不断创新,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发展,让家长和社会放心、满意!

 

 

 

 

 

 

荣誉荟萃

学校集体荣誉:

2021年1月 学校成为第三批全国新样态实验学校

2020年9月 迎接性别平等教育国家级调研

2020年11月迎接性别平等教育省级检查

2020年12月  学校成为山东省“诗教之光”小学古诗词数字全景体验课堂学校

2021年1月 青岛市家庭教育示范校

2020年12月  青岛市戏动城乡展演活动一等奖

2020年11月 市南区第十一“翰墨华韵”书法篆刻大赛 中小学最佳集体奖

2020年1月  青岛市《老年生活报》征文比赛两个优秀组织奖

2020年11月  市南区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2020年11月  市南区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三等奖

2020年12月  市南区管乐比赛二等奖

管乐表演《龙舌兰》  获市南区云上艺术节优秀表演奖

2020年市南区中小学生云上艺术作品展获“最佳组织奖”。

2020年9月市南区“区长杯”中小学帆船帆板比赛  帆板团体第二名   

2020年9月市南区“区长杯”中小学帆船帆板比赛 帆船团体第三名    

2020年9月市南区“区长杯”中小学帆船帆板比赛 综合团体总冠军   

2020年10月青岛市“市长杯”大中小学帆船帆板比赛小学OP团体第五名  

2020年12月青岛市帆船运动进校园帆船知识竞赛小学组第八名   

2020年11月市南区“区长杯”足球比赛  女子乙组第七名

 

其他荣誉:

一、 荣誉称号类(区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表彰的综合类称号)(不奖励)

1.张彩云:在青岛市2019年度“文明市民”月评活动中,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市民。——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19.10

2.2020.11以下老师获得市南区教学能手称号:刘伟、王玉玲、幽梦月、管宏丽

3.2020.11以下老师获批区名师培养工程人选:王玉玲、管宏丽、郭培

4.2020年8月市南区OP帆船、帆板夏令营优秀指导教师 亢晓璀  田青朋

二、优质课、公开课、经验交流类(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部门颁发,同一节课和同一个经验交流取最高级别)

1、张彩云:区地校课程专题研讨活动中,进行经验交流。   区教育中心  2020年7月

2.管宏丽:2020.10 青岛市 优质课评比 二等奖;

3.2020.9.22王玉玲市南区经验介绍《小学数学教学中提质减负的策略》;   

4. 2020年11月李盼获得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5.2020年9月李盼获得区公开课《解决问题试卷讲评》;

6.2020年12月王甜甜《对称》青岛市一师一优课三等奖;

7.2020年12月高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获青岛市小学数学“一师一优课”一等奖

8.2020年10月高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获市南区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9.姜冕执教2020.12.11区级语文公开课《京剧趣谈》

10.郭培  市南区心理工作经验交流  

11. 马秀秀   市南区特殊教育优质课二等奖

12.王莹 2020年青岛市中小学优质课评选中,荣获小学学段英语学科二等奖   青岛市教育局 2020年11月

13.王莹 2020年青岛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市级优课英语学科一等奖 青岛市教育局 2020年12月     

14.于秀:2020.10 区优质课二等奖

 

三、教育教学类称号(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部门颁发

1. 2020.11王玉玲 市南区数学教学能手

2. 2020.11幽梦月 市南区教学能手

3. 2020.11王玉玲 市南区名师


四、教科研成果(出版或公开发表与学科相关的著作、论文,课题推广等)

1. 张彩云:《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发表在2018.08《青岛教育》44页

2. 张彩云:《用游戏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发表在2019年第四期《青岛教育》71页

3. 张彩云:《运用现代科技元素·打造智慧海洋课堂》发表在2019年第16期《新课程》138页

4. 2020.8 安晓兵主持市级课题《基于差异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研究》

课题组主要成员:王玉玲、尹海英、宋兵、管宏丽、蓝吉红、郭培、刘晓艳

5.   2020.8王玉玲主持市级课题《运用图示法构建数学模型的策略研究》

 课题组主要成员:安晓兵、朱敏、张萌、李盼、幽梦月、高琳

6. 2020.11  市级课题《基于差异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研究》获得青岛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课题组主要成员:安晓兵、王玉玲、尹海英、管宏丽、蓝吉红、 高静

7.  2020.12 安晓兵主持区级课题《以学生个人成长为中心的深度学习研究》

课题组主要成员:王玉玲、尹海英、宋兵、管宏丽、蓝吉红、郭培、刘晓艳

8. 市课题《运用数学日记,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结题。主持人:纪清波,

课题组成员:李松、高琳、马岩、杜东慧、杨鲜妮、王甜甜、姜冉

9. 2020.12王玉玲获得市南区优秀教学法

课题组主要成员:安晓兵、幽梦月、李盼、高琳、王甜甜、杜东慧、纪清波、马岩、李松、杨鲜妮

10. 2020.8王玉玲《运用图示法构建数学模型的策略研究》发表在《教育》

11. 王莹论文:《小学英语绘本阅读在日常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发表于国家级刊物《中外交流》刊号CN 50-1016/GO 国际标准刊号:

五、承担各类教育教学任务取得的成绩(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部门颁发

(一)专业提升比赛

1. 张彩云:市南区第九届“翰墨华韵”师生书法比赛二等奖。 区教育体育局  2018年12月15日

2. 张彩云:市南区第十届“翰墨华韵”师生书法比赛三等奖。   区教育体育局  2019年12月15日

3. 张彩云:市南区第十届“翰墨华韵”师生书法比赛三等奖。   区教育体育局  2020年11月25日

4. 姜冕2020年11月25日获得市南区第十一届“翰墨华韵”书法篆刻大赛一等奖

5. 孙祯:2020.11 区青年教师基本功二等奖

6. 由梦娜 2020.11 在2020年市南区小学美术学科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二等奖。(青岛市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

7. 李新颜 2020.11 市南区第十一届“翰墨华韵”中小学师生书法篆刻大赛,荣获二等奖。(青岛市南区语委办)

8. 韩璐 2020.11 市南区第十一届“翰墨华韵”中小学师生书法篆刻大赛,荣获三等奖。(青岛市南区语委办)

(二)区级骨干班或区级以上课题   

1.   刘伟 2020.9青岛市“十三五”规划课题《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结题

(三)辅导学生团体获奖

1.2020.11,辅导区创新大赛中获得优秀辅导教师奖:邹明飞、张萌、臧峰、田慧、彭勇奇、刘翔、姜冕,颁发单位市南区教体局;

2.2020.11,姜冉获得科教制作赛二等奖,刘伟获得教师方案三等奖,管宏丽和彭信先获得科技实践活动三等奖,颁发单位市南区教体局

3.2020.5 青岛市“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选获青岛市一等奖 彭信先 陈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