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南区教体局党委和工会的具体布置和具体要求,经过学校党支部研究决定,我校在“爱心结对帮扶”活动中,由原来的每一个教职工帮扶一个学生改为现在的以教研组、集备组和处室为单位,开展“爱心帮困助学”团队志愿服务。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关心弱势群体的学生,奉献真诚的爱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开展好这项民心工程,现由学校工会制定以下活动计划。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申启章 副组长:李健 刘同敏 王恒林 李红玉
成员: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宋慧东
二、“爱心帮困助学”范围
家庭生活困难(特困生、单亲家庭、外来务工子女)、学习困难和行为偏差的学生。
三、活动安排
1、做好对特殊群体学生的摸底调查工作。由学校党支部、工会、团委组织全体班主任老师对全校家庭生活困难、学习困难和行为偏差的学生重新进行一次摸底,做到“四清”(即生活困境清、学习困难清、心理困惑清、学生需求清),情况摸清楚后上报教导处宋慧东老师那里,按照班级重新登记,由工会具体分工到各个处室和教研组。教研组长、部门负责人负责开学时填写青岛五中“爱心帮困助学”团队自愿帮扶活动登记表,期末负责填写“爱心帮困助学”团队自愿帮扶情况反馈表,及时总结,讲求实效,认真做好“爱心帮困助学”工作。
2、建立“爱心帮困助学团队”后,主要活动一方面通过以教研组、集备组和处室为单位开展活动,另一方面则通过学科辅导、名师讲座、学法指导、心理咨询等形式,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学习辅导、心理指导等,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3、具体分工安排
关于困难学生(指生活、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具体分工,我们已经安排到各个教研组、集备组和处室,就不上报了。
四、几点要求
1、学校倡导全体教师积极参加“爱心帮困助学团队”活动,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抽出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心帮困助学活动,让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通过老师们的义务帮困和帮教活动,体现出学校“两德双馨”办学特色的发展方向,和谐校园文化和厚德文化在我们学校的发展,体现人民教师良好的师德风貌和高尚素质。
2、学校要求每一个帮扶组要全方位的关心、爱护家庭生活困难(特困生、单亲家庭、外来务工子女)、学习困难和行为偏差的学生。在经济上集中关心、帮助特困的学生家庭,在思想、心理、学习上全面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提供爱心帮困和义务助学服务,切实关心、帮助解决在经济上和学习上有难处学生的困难,实现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放弃的办学原则。
3、活动中要认真做好活动的记录以及相关活动信息的反馈,党支部、工会和团委通过校园网、黑板报、橱窗等形式在教师中做好宣传,使教师们深刻地认识到“爱心助学”活动是一项民心工程,鼓励全体教职工热情参与,倡导爱心助学风气,进一步激发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需要老师们共同来关心、帮助的,
五、参加市南区“名师爱心助学团队”的成员有:
李延亮、张、岩、姜爱杰、王雯、孙莉华、丁伟利、刘敬莉、吕娜八位教师。
六、以教研组、集备组、处室为单位,进行集体帮扶
具体帮扶名单略。
青岛五中工会
200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