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健康成长每一天

发表时间:2008-11-10 阅读次数:998
作者姓名:王吉月     学生姓名:王晓璐      班级:初三7班      学校:青岛五中
                  
       从幼儿园到现在,看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作为家长的时时刻刻充满了快乐和幸福。但当初的我们并不是完美的,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我们不但没有表扬孩子,反而只是让她不要骄傲;她遇到不会的问题时,我们让她自己思考;她受伤时,我们埋怨她不好,但经过和孩子的交流,我们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以下是在教育孩子中我们的启示。教育孩子,我感觉最重要的就是要高度重视教育,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
一、    从小事着眼,重视开发孩子的道德智商。
       没有哪个家长会否认思想道德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当中,家长们却常常不自觉地偏重于发展智力、过于强调抓好学习,而忽视了孩子的道德教育。
       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达成共识:品格胜于知识。我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爱心、懂礼让、善与合作、不自私、不任性、不虚荣、坚强乐观的人,而不是一个智力超群却有性格缺陷的人。无论我们的孩子显得多聪明,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教她怎么做人,而且还要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有这样一句话: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们的做法是从小事着眼,从事情第一次发生时就让孩子了解什么是错的,决不姑息迁就甚至助长她的坏习惯。虽然我的孩子不是独生子女,我们也不会一味的娇惯她,但是毕竟是孩子,脾气总会有的,总会耍些小脾气,而作为我们家长也不能一味的批评,也要教导她们。记得晓璐有时候买衣服时她看好的我们不同意,她总会不愿意,我们虽然也不想,虽说是她买应征求她的意见,但为了不惯她坏毛病,我们的态度也会很坚决,明确告诉她:爸爸妈妈不会因为你这样做就满足你。孩子以后再也没尝试用这种方式达到目的。
       而对孩子有一定合理的要求,我们的做法是讲清道理、适当满足,但要有节制。如:孩子看电视,当然可以,但要告诉孩子多看电视对眼睛的坏处,和她商定:就看一会儿;吃肯德基,孩子们都很喜欢,我们让孩子读了报纸上的一篇文章,知道“洋快餐是垃圾食品”,孩子主动承诺:我以后一定会少吃的。慢慢孩子变得有自制力。
      在网络方面有的家长极力反对自己的孩子上网,有的甚至在电脑上上了密码,但我们不是这样。孩子已经初三了,知道网上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她自己上网从不超过2小时周一至于周五不上网(查资料除外)。我们认为,孩子有时压力过大,上网可以诉说,孩子应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有自己的隐私。
      从小我们就教育孩子对人要有礼貌,要平等待人,要有同情心和爱心。她小的时候,每次见到邻居亲戚时都会主动问好,但大了之后,她做的不是很好,我们叫教育她要有礼貌,她又回到了那个嘴甜的小姑娘。每次看到乞讨的人都会向我们索要零钱或将自己的钱捐给他们,钱并不多,我们的想法是不让孩子产生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和骄娇之气,而是希望孩子成为善良的人,有爱人之心、助人之举。
       现在的孩子自尊心都很强,比较好胜。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是好事,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但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要求特高,要求自己的孩子事事比别人强。我们不以为然,在她比较擅长的方面我们要求她力争优秀,在她不擅长的方面,我们要求她竭尽自己的所能,做到最好。取得了好的成绩,我们会鼓励她继续努力因为这是她努力的结果。失败了,鼓励她放下失败的包袱,帮她分析失败原因,找出方向,确立目标下次争取成功,在性格上她也会逐渐变得既自信又谦虚。这同时也有助于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营造积极向上、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当今的父母对子女都有很高的期望,但对自身的要求却不是特别严格。有些父母望子成龙甚至逼子成才,但自己却从来不看书、不读报,认为学习是孩子的事,对自己、对孩子执行两套截然不同的行为标准。因此,家长的一言一行和自然流露的人生观、价值取向,会对孩子的人生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所以对自己和对孩子有着一样的要求。
        我们从来不对孩子以“大人”自居,而是做孩子最信赖的朋友,平等地沟通交流。每个人都会主动说“请”、“谢谢”和“对不起”。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我们在尊重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我们会主动听她唱最新潮的流行歌曲;孩子有时和朋友出去玩,我们不会阻止孩子,规定她几点回家啊等等,孩子知道自己出去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孩子有这个能力管束自己,我们做家长的说的多了也不见得就一定好。
       我们对孩子的尊重赢得了孩子对我们的信任,信任增强了孩子的配合,她的酸甜苦辣都会和我们分享。通过营造积极向上、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让孩子产生真正的幸福感,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轻松愉快、平和大方的性格。
       说实话我的孩子并没有什么特长以及爱好,她现在参加着校田径队和女足队,我们并不反对她,只要她能合理安排时间,不耽误她的学习,我们全力支持她。逼出来的兴趣爱好是没有用的,只有真心喜欢,才能练好,有所成就。
       以上是我在教育中的一点体会。当然,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在她的内心深处肯定会有许多的疑惑甚至烦恼,还不为我们所了解和认识,这也许是她们不愿意对我们说的一些秘密吧!她们这一代人面对的社会环境和竞争压力,更是要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我们作为家长不可能完全考虑到他们的想法,有些做法不可能完全符合她们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注意观察、注意学习,做好家长也是一门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