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学有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五期明德讲坛的主题就是出于其中,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看出,主讲人李瑞林老师的确是如同推荐人所说的那样有思想、有内涵、淡泊有着超过万物的宁静致远。
讲坛伊始,李老师先为我们解读了题目的含义:诚意——不自欺、正心——中正平和的心态。接着是一段文字:我们不是没有文化/我们是文化的起源/我们不是没有素质/而是没有传承/我们拥有文化的高度/却没有文化的基础。短短的几句话既震撼了同学们的心灵,也引出了话题,为什麽中国人的文化基础不好?因为我们对思想教育的重视度不够,因为我们好书读的不多。所有人都应该阅读经典,反复阅读,读书绝对不是无用的。接着李老师将他对八目的解读娓娓道来,并举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例子:大文豪苏东坡、“军神”刘伯承、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最令人记忆犹新的是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第一重、昨夜西风凋敝,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让人在体会到古典文化内涵回味悠长的同时,更感觉到了读书对人的重要性。讲坛时长接近一个小时,李老师可谓是字字珠玑,同学们听的也是十分认真,没有丝毫不耐,会场里一片静谧,大家时常陷入沉思,仿佛在消化这些知识。书,就像一坛久酿的老酒,值得每个人用心去品味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