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五中 成就学生成才梦 |
青岛五中坚持办让社会和家长满意的优质学校 为每位学生铺设发展“红毯” |


“又是一个收获年。”随着2013年中考分数的公布,青岛五中连续五年不曾放缓的进步脚步再一次令全校师生为之振奋。然而在校长董涛心中,这样喜人的成绩只不过是学校“今天比昨天更优秀一点”的常规发展节奏,只不过是学校年复一年“自己和自己较量”的意想之中收获,只不过是学校“向名校进军”的又一次阶段性胜利。在五中,醉心教育不计付出的老师,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学生都是她一张张骄傲的名片。
高效课堂 从好学到乐学
走进青岛五中,看不到激昂的学习标语,听不到慷慨的奋斗宣言,有的是“润物细无声”的高效课堂。主抓教学的青岛五中副校长李红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学校致力打造高效课堂,小班化教学让老师可以关注每位学生;小组式合作让学生能够成为课堂主人。“跟着老师走,全身动起来。”今年中考以627分高分考取青岛二中的初三·4班学生孙洗月向记者透露她的高分秘诀。
高效课堂考验的是老师们的智慧。知识点把握准了没有?学生全都会了没有?为此,五中老师背后的付出不计其数。“学校要求老师全部‘红笔进课堂’,当堂学习,当堂检测。”李红介绍说,分管干部进教室听“推门课”也是五中特色之一。“今年二模考试刚结束,第二天我就推开了一名普通青年教师数学课的门。仅仅一个晚上,数学老师就把每一道题每位学生的得分情况制成课件,分析每道题的通过率,每个孩子的错误原因,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讲解。”“我当了20年老师,19年班主任。”市南区20位模范教师之一王新文告诉记者:“我的经验就是花时间在学生身上。”正是一位位像他们这样肯用心的老师,让青岛五中这所曾经的“非热点”初中,连续五年中考成绩提高,2013年普高达线率比入学时提高了5个百分点。
书香校园 从阅读到悦读
共青团青岛市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代表团代表郭婉祺、市南区首届十佳美德少年应皓、中考成绩621.5分的市优秀学生干部韩吉媛……采访中,记者接触了几位五中学生代表,在她们身上,青春的美丽散发着含英咀华的诗情。这是学校五年来构建书香校园,培养书香学生和书香教师的功劳。
随时随地浸染于经典之中,难怪五中学生走到哪儿都带着一股儒雅的“书卷气”。初三·5班郭婉祺是五中当之无愧的“风云人物”。 2013年4月,共青团青岛市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开幕,青岛五中学生会主席郭婉祺作为市南区两位代表之一参会。 2012年,她参加青岛市“礼贤杯”模拟联合国大会荣获初中唯一“最佳代表”奖。工作能力突出的她今年也以619.5分被青岛二中录取。小升初时,多所学校向她伸出橄榄枝,可用郭婉祺的话说:我就觉得五中最好。 “老师们全力以赴地为孩子,和他们比起来,我觉得有些惭愧。 ”郭婉祺家长说:“要不是五中老师的严格要求和耐心帮助,婉祺不会进步得这么快。 ”应皓的家长也表示,三年的初中学习,是五中培养了她善良、博爱、诚信的品质,让孩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发展平台 从成长到成才
2013年5月,青岛五中2010级2班应皓同学被授予青岛市第五届“十佳美德少年”提名和市南区首届“十佳美德少年”称号。作为学校公益活动“诚信驿站”的负责人,她带领同学们将“驿站”筹得基金换得轮椅赠送给了社区贫困残疾人;带领全校同学启动“爱心扬起红飘带——爱心字典募捐”活动募集《新华字典》,对口运送到青海省买不起字典的小伙伴手中……六年来,以应皓为代表的五中学生用数不清的爱心实践活动感动了我们的城市。
在“实践修德”的育人理念指引下,青岛五中刮起一阵帮助学生从成长到成才的校园旋风。“在五中,学习不是全部,我们追求全面发展。”采访中,学生异口同声地告诉记者。学校几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物理创新实验设计,获得2013年两个全省初中学生创新实验展评大会一等奖。“这是我们班假期组织的一些小活动。”在应皓的展示下,探访敬老院、“大手拉小手”、做环保卫士等十几份活动总结令人难以相信他们的参与者是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学校特别鼓励我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学生会主席郭婉祺表示,学校团委书记张菁老师总是放手让学生去闯、去锻炼,而她却一直在幕后默默地支持大家。 “每次活动从创意、执行到总结,学校都给予我们充分的自主,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组织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
“教育应该返璞归真,回归教育最初的本质。”随着即将建成国际准二代学校,青岛五中还将依托清华大学基础教育评估的资源,与世界名校开展学习交流。今年暑假,学校与新加坡知名学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为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国际人才奠定基础。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的教育理念,青岛五中正用信任与欣赏成就一所真正磅礴大气的岛城优质名校。 记者 孟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