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2014.6.18齐鲁晚报——苦练内功强师资 五中教育迈大步

发表时间:2014-06-19 阅读次数:4237

本报记者
李珍梅 本报通讯员 张菁

    今年,青岛五中的初三学生徐宁被西安交大少年班提前录取,这是青岛百名参加初试的考生中唯一一名被录取的学生。去年,在青岛市第16次团代会上,五中学生会主席郭婉祺作为市南区两位代表之一参会。这些涌现在五中的优秀学子,与学校的培养和锻炼密不可分。近年来青岛五中用心办学,专心治学,不断提升师资,打造高效智慧的课堂。借着今年秋季新校园启动的强劲东风,五中软硬件将同步提升,学校发展迈向新台阶。

校本培训助力教师高位发展

    今年中考期间,与孩子们在考场认真、细心采撷“果实”一样,青岛五中的20名初三班主任及老师也没有停下匆忙的脚步,而是转战业务培训,进行自我“充电”。

    “走出学校,跳出自己的教学领域,接触更多的信息,这样的培训对我们老师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副校长李红是这次培训的领队。在浙江大学,老师们听了心理学教授作的报告;与经济学教授探讨了货币、二胎政策、房价等时事热点话题。还走进当地的优质中学,感受其教学理念和校园文化。事实上,在五中,像这样走出去、请进来的高端培训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

    “现在教师培训已趋向多元化,由以往的单一的教育教学培训,向政治、经济、心理等多个领域发展。和高等学府联姻也很多,拓宽了培训的高度和宽度。”校长董涛说,近年来,学校在加大教师队伍建设上下足了力气,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在市南区学校中排在前列。

    不断提升的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使得五中的教师队伍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目前学校80名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16人,本科学历58人。市级劳模1人,市级优秀教师2人,市级教学能手7人,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24人次。市级获奖人数占在职教师由5年前的25%提高到38%。近几年,有19位教师获省市优质课比赛一、二等奖,并承担多个山东省重点课题研究。

    董涛说,教师队伍中,中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为帮助年轻教室成长,2011年,学校成立青年教师“明德班”,进行新老教师结对帮扶。说起“明德班”,年轻老师楚晓深有感触。“教学副校长任班主任,教导主任是班长,我们一起读书分享、说课评课,进行课件制作、软硬笔等技能比拼。每个年轻老师都有两个导师。不仅让我在班级管理上有了经验,个人业务也大大提升。”现已担任班主任的楚晓深深感受到了学校对年轻老师的关怀。

教学改革促进质量立校

    随着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随之提升。

    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李红介绍,一直以来,学校致力打造高效课堂,小班化教学让老师可以关注每位学生;小组式合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数学科目则是成功的典型。”李红说,在数学课堂上,根据课堂需求,学生打破传统的前后排座位,分成5-6人的小组,围圈而坐。每个小组安排一名组长。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成员若碰到问题,可先在小组里讨论,组长替代老师解决。小组成员解决不了的,再由老师在课堂上抛给其他小组。整节课堂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助与合作。课堂上,老师抛出一个问题,经小组讨论后,学生能提出多个解决办法,或延伸出其他问题。课堂中,老师在前面引领,学生主动参与性强,思维大大开拓。

    根据学校的跟踪调查,课堂改革探索过程中效果最明显的是数学科目。李红说,2008年,学生中考六个科目中,数学科目的优秀率排在倒数第一,也就是说数学成了多数学生的“拖后腿”科目。而实施课堂改革后,数学科目的优秀率从以往的倒数第一晋升到第三名。

    近5年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也连年提升。2009年普高达线率比2008年提升8个百分点,2011年毕业生的优秀率比入校时提升10个百分点,2013年普高达线提高率列市南区之首,并多次在市南区教学工作会议上作专题发言。

明德育人成就学生全面发展

    今年4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青岛五中传出:该校初三7班的徐宁被西安交大少年班提前录取,直升重点大学。据了解,这是青岛唯一一名被西安交大少年班录取的初中生。谈及三年初中时光及老师时,徐宁说,“每一个教过我的老师都给了我莫大的善意鼓励。”她说,初一时和生物李老师探讨生物问题,在办公室从下午五点待到了六点五十,走出校门时天已全黑,但老师毫不介意;期末考试语文失利,语文老师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安慰她,提供卷子答案让她好好分析……徐宁说,任课老师们给予她的鼓励和赏识让她拥有了一份受宠若惊的持久的温暖。

    在五中,学生在自主和精细管理机制下,形成了民主意识和领袖风范。

    17日,学校教学楼走廊里,一块蓝色的展示墙呈现了来自不同学生设计的,多彩多样的“班级一品”Logo。原来,学校在“致知明德”的办学理念下,建构了“明德”育人体系。目前,每个级部、每个班级、每个教学组都有自己的文化理念。
 
    “我们班的Logo的寓意是青春。中间的人字形‘六’代表六班人团结一致,行同一人;班徽上的绿色象征青春和朝气蓬勃的少年……”Logo主要设计者滢滢流利地介绍道。

    此外,学校“三好”“美德少年”和“十枚奖章”等多元评价让学生受益,谦恭上进成为五中学生的基本底色。2013年应皓同学被授予青岛市第五届“十佳美德少年”提名和市南区首届“十佳美德少年”称号。近几年从五中毕业的学生中有十余人高考前被保送至国内外重点大学,他们的成长都与五中的培养与锻炼密不可分。

   今年秋季,青岛五中回迁新校。有了逐步强大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流的硬件设施将助推学校教育全面升级。看到每天都在向前迈进的五中,校长董涛欣慰地说:“所有的辛苦付出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