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为全面了解我区中、小学第三套中小学广播体操的推广情况以及动作的规范性、动作的整齐度等方面的达成度,以便准确判断与分析学生在课间操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及时的改进体育教学。根据《市南区关于开展各学科随机质检通知》的要求,本学期我们对全区共39所学校的39个班级的课间操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测查。
测查班级:小学——五年级一班和初中——八年级一班
测查方式:在监考教师的监督下,现场录像并及时提交关盘。
评选方式:在督导室铁校长的监督下,由一名中心领导、两名学校分管领导、两名体育中心组成员担任评委工作。
二、质检内容分析:
广播体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是值得肯定的,简单易学、不受场地限制,既适合集体进行,也易于个人锻炼。它对人体各个部位的锻炼十分全面,广播体操的每一节都对具体的身体部位有锻炼作用,开展课间操的目的是健身、放松和劳逸结合,而做广播体操虽然时间短,但从头到脚,全身都能得到运动。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更重要的是课间操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的是学校常规管理工作。
三、应肯定的成绩:
1、全区整体做操质量处在较高水平,较上学期有了明显的进步,说明体育教师基本能按《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教学,平日的课堂教学扎实。
2、从学生的精神面貌、动作质量、韵律节奏等方面来看,表现非常出色的学校有(嘉峪关、区实验、天山、南京、镇江、市实验、太平、榉园、文登、5中、7中、59中),从教师领操质量来看(天山——付海、区实验——姜鹏、榉园——张丽媛、宁夏——佟帅、26中李刚、北京——孙红雷)等表现岀很高的水准。
3、领导非常重视广播操的常规管理工作。课间操比赛在学校已形成“常态化”;部分学校领导老师参入课间操已形成“一种自觉行为”;每周的量化评比反馈也形成了“常态化”。
如59中等学校利用每周教师例会课间操量化评比进行反馈,嘉峪关等学校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对做操情况进行反馈。
4、所有初中学校在每年的新生入学之前的暑假中,组织骨干体育教师对所有初一新生进行广播操的提前培训,使新生一开学就能跟得上全校做操的节奏。
5、多数体育教师将广播操纳入学期教学计划中,充分利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时间,将枯燥无味的徒手操改为复习广播体操,对每一节操的动作进行规范的指导,既起到了热身的效果,又提高了学生广播操的质量,真正做到了一举多得。
四、存在的问题
1、整体水平的提高,不能掩盖各校做操质量的差距。
2、个别学校兼职体育教师上课,不能很好的落实体育教学计划,不能保证广播体操教学的质量。
3、少数体育教师广播操动作不到位、不规范,难以起到示范和表率的作用,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个别教师甚至还存在不会做广播操的现象。
五、教学建议
1、课间操的整体质量是学校教育以及综合管理水平的体现——需要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班主任齐抓共管以及学生的配合,学校领导和分管部门必须加大课间操在班级日常量化评比中的比重,学校定期举行课间操比赛,制定出课间操的考核制度和相应措施。
2、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教育。
3、体育教师作为课间操最直接的管理者。学校要将体育教师做操质量作为教师素养提升主要内容之一;体育教师要轮流带操;不带操教师要肩负起指导和检查任务。
4、形式方面:体育教师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可以将广播体操、集体舞、球操、武术健身操、冬季长跑活动等交替进行,原则上大课间不能低于12分钟。在这方面文登、榉园、徳县、5中等学校安排的比较合理,校际间可以相互借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