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办:青岛大学实验中学 主 编:刘青山
副主编:李红 吕英良 孙晓梅 责任编辑:姜爱杰
2018—2019(1) 第一期 总第6期 2018年8月30日
埃德加·戴尔:“学习金字塔”理论
“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理论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率先提出的,也有人翻译成“经验之塔”。
第一种:“听讲”的学习方式,两周后记住5%。
第二种:“阅读”的学习方式,两周后记住10%。
第三种:“声音、图片”的学习方式,两周后记住20%。
第四种:“示范”的学习方式,两周后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两周后记住50%。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的学习方式,两周后记住75%。
第七种:“教别人”或“马上应用”的学习方式,两周后记住90%。
埃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前四种学习方式,叫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后三种学习方式,叫团队学习或主动学习。
于永正:给年轻教师的20条建议
这是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和初为人师的女儿的谈话要点,这其中凝聚着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期望,这也是于老师长期的教育教学心得,也可视作对所有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的贴心建议。
一、教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铃声落了,教室里的多数人如果对你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乱烘烘的.你不要发脾气,要静静地观察每个人,目光不要严厉,但要犀利、灵活、有神。一般情况下,片刻之后,多数学生会安静下来。千万不要不管班级里怎么样乱七八糟,傻乎乎地走进教室。否则,你很难把课上下去。
二、一旦进入课堂,就要像京剧演员一样,精气十足。
走进课堂,要把90%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10%的注意力用在教学的实施上。要善于用眼睛表达你的满意、生气和愤怒。尽量不要吼叫。训斥只可偶尔为之。
必要时,把个别学生的座位调动一下。最好把个别自觉性差的同学调到离老师近的位置。对此类问题,处理要果断,快刀斩乱麻,不必说为什么。
最不得已的手段是惩罚——如罚他停课。但最好不要在上课时请他到办公室去。课间休息时,把他请到办公室去。惩罚尽量少用。千万不要体罚,切记。宁肯让教育失败一次,也不要因体罚而造成更大的失败。这种失败是无法挽回的。
三、要尽快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首先记住表现好的和表现差的学生的名字。
直呼其名地表扬胜于不指名道姓的表扬,指名道姓地批评、提醒,有时效果更好。把所授课班级的学生座次表写出来,上课时放在讲桌上,这样做,有助于记住学生名字,尽快地了解每个学生及其家庭的情况。
四、要注意教学形式、手段的变化。
五、要细心观察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谈话。如果你在适当时机和场合,不经意地说出某一个学生做的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或值得称道的一种表现,他不仅会感到吃惊,而且受到的鼓舞也会特别大。表扬要有实指性,忌空泛。
六、搞点小激励。(适合低年级)
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不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你说我说,有时可能是“虚假繁荣”、“泡沫经济”。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潜心体会文本,告诉学生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必须经过思考方能举手。老师的提问要有一定的深度、难度,要有价值。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我不喜欢问题一提出来就举手的人,喜欢想一想,想好了再说的人。可不要把孩子教浮躁了。宁静以致远。宁静是心无杂念,专心思考、刻苦钻研的意思。
有的学生很优秀,也喜欢举手,你可以这样对他说:“我知道你很优秀,当别人说不出、读不好、写不好时,再请你出马,怎么样?”不能让少数学生“独占课堂”。
八、课间尽可能多和学生一起玩。
九、上好第一节课。精心备课,把握准教材,把教材装在心里。准备好教具。组织好教学。一旦学生安静下来,要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如果——开头的一段话热情洋溢;板书的第一个字让学生为之赞叹;第一次朗读让学生为之感动;用丰富的表情和机灵的眼神吸引住学生;得体的幽默让孩子笑起来;教学方法的变化让学生感到有趣,使他们注意力集中;那么,你成功了。如果这样,而且今后也不懈怠,我敢说,你绝对成功了。以上说的几个方面能做到一半,也会成功。要有信心。哪一方面不足,就努力去修炼。
十、肚子里要有几个故事和笑话,找机会讲给学生听。
十一、驾驭好课堂(组织好课堂教学)。必须这样对影响大家学习的学生说:“这个班不是只有你一个,而是几十个人。你做任何一件事都得先考虑:会不会影响大家。利已,但不能损人。损人利已是大家所不容的。”
十二、要经常注意学习。要经常读——注意我说的是经常读——关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论等方面的著作,要养成翻阅各种教育杂志的习惯。读书要跟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要把读书所得运用到工作中去。建议你做读书笔记,把名言名句记下来。
十三、如果犯了错,向学生道歉。如果你犯了错误——比如问题处理不当,说话欠妥,甚至体罚了学生,一定要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认错,向学生道歉,老师向学生认错、道歉,错误就成为一种教育资源。
十四、讲到重点、难点时,一定要进行组织教学。讲到重点部分,或者讲关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组织教学,给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提个醒儿,否则,学困生的队伍不断扩大将是不可避免的。
十五、切不可让学生看出你的偏爱。品学兼优的学生谁都喜欢,但切不可让学生看出老师的偏爱。偏爱是当老师的大忌之一。你和孩子相处时间长了,会感到每个孩子都有可爱之处,即使长得丑的学生,慢慢也会看顺眼,更要关心学困生,让学生感到你赏识他的办法很简单——主动地和他们说说话;夸夸他们的某一长处;拍拍他们的肩;请他们替老师做点事——如收收作业本等。
十六、最好当班主任。
最好当班主任。当班主任,才能真正感受到当老师的甘苦,才能锻炼自己。
十七、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但不要太厉害。
清代冯班说:“师太严,弟子多不令。柔弱者必愚,强者怼而严,鞭扑叱咄之下,使人不生好念也。”意思是说,老师如果太厉害了,懦弱的孩子就会被教愚笨,个性强的孩子变得暴戾。什么事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要像孔子说的那样: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如果你今天狠批了张三一顿,明天一定找个理由表扬他。至少要主动和他说话,就像昨天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十八、对所有学生家长都要以礼相待。
不要在家长面前指责学生。对任何学生都要首先肯定他的长处,把优点放大。也要让学困生的家长树立信心。“罗森塔尔效应”同样适用于学生家长。
十九、多听别人的课。记得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演戏如此,教学也如此。我实习的时候,就是先听别的老师上课。至今还记得当时老师上课的情形。看优秀老师的课,就是读活的教育学,活的教学法。这与读书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你走向讲台前以及走向讲台后务必抽时间听听别人的课。
二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上说的,都是为人师时所要特别注意的。你今后若有志当老师,请记住古人的这两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虽然此话只有八个字,但它把怎样当一个好老师全讲全了。若干年后,当你把这两句话读“厚”了,读成一本书了,你就是个很优秀的老师了,我相信你会成为一位十分优秀的老师。
于永正老师简介:1941年生于山东莱阳,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在40年的教育生涯中,他辛勤耕耘,开拓进取,成绩卓著。他是江苏省继斯霞、李吉林之后涌现的又一位具有可贵探索精神和鲜明教学个性的特级教师,也是国家教育部在“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向全国推出的第一位名师。
于老师勇于革新,敢为人先,以语文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为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缕清新的风。他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在小学作文教学上,他实践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
2018—2019(1)
第一期 2018年8月30日
镜头一:某初三年级数学课,教师让一名女生到黑板上解答一道练习题,女生没有解答出来,又叫一名男生到黑板上解,男生完成题目后,教师点评。其间,那名女生一直被晾到讲台的一边,教师没有给予任何指导或帮助。女生回到座位后,整节课都没再抬头,直到下课。
旁白: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方法的问题,而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尊重的问题。这名女生会不会从此以后对数学就不再感兴趣了呢?这件事情会不会影响到她的学习心理呢?很难讲。
镜头二:某初中的生物课,教师提出问题后,一名学生迅速站起来作答,可惜回答错误。这时,教师对着这位学生说:“×××,你以后不要老抢着回答问题,十回有八回是答错的!以后好好思考了再起来回答。”
旁白:有的学生沉稳, 有的学生外向,有的学生思维虽慢但慎密严谨,有的学生思维敏捷但有时不够准确……这就是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的教育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而不是简单的批评和指责。
镜头三:某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课堂上一名男生特别活跃,每次教师提出问题他都踊跃地举手。可是,大半节课过去了,这名男生却没有获得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后来,他就不再举手了,一副被冷落失望的表情,听课也不那么专注了,有时还趴到课桌上。
旁白: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关注的事情。这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态度教师不会看不到,是什么让教师如此冷落这名学生?不得而知。请问这位教师,你是否知道班级里的每一名学生都有平等的话语权?
镜头四:某公开课,教师有意让班里一名非常腼腆、内向的女生回答了一个问题。当这名女生回答正确后,教师说:“×××同学就是胆子太小,这不回答得很好吗?以后改掉胆小的毛病!”
旁白:班级里经常会有一些弱势的学生,尊重可以让他们树立自信,产生希望。可是,这位教师的做法是尊重学生的表现吗?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弱点吗?恐怕是适得其反吧。
镜头五:某初三物理课,一名女生在分组实验过程中与邻组的一名男生发生争执,教师在课堂上把两人都狠批了一通,而且言语过激, 致使女生情绪波动很大,家长找到学校。
旁白: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学生犯错误,如何对待?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教师伤害学生的现象。其实,犯了错误的学生同样需要尊重,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我们在采取惩罚教育时,也要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与责任,这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智慧。
思考与建议:教师对学生的隐性不尊重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以上案例从不同的层面反映了一些情况。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尊重学生的意识淡薄,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点。由于缺乏尊重学生的意识,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等方面很少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如此,出现不尊重学生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第二,功利心驱使。有些教师只关注个人名利,而不去为每一位学生着想,因而很容易在教育教学时做出伤害学生的行为。第三,教师把个人的价值好恶强加给每一位学生,喜欢一部分学生,同时排斥另一部分学生,有意无意间没有平等地对待全体学生。第四,有些教师法律意识欠缺,不了解国家对教师尊重学生的法律要求,也不知道学生享有相关的法律权利,因而导致对学生的侵害和不尊重。第五,教师缺乏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关注,造成处理问题时简单化。教师对学生的隐性不尊重现象令人堪忧,后果也非常严重。教师尊重每一名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应该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细节之中。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操纵、控制的工具,要把学生当成和我们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将其看成一个自由、独立、有尊严的人。教师尊重学生,
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益、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反思自己的隐性不尊重学生行为,提高认识,查找原因,寻求对策。只要教师心里装着每一名学生,能够接纳、平视、理解和宽容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师生之间就会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就会避免或减少不尊重学生现象的发生。
你在课堂中有对学生的隐性不尊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