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在端午节到来之际,青岛大学实验中学团委为2018级少先队员布置了一次研究性学习任务:利用端午假期,追溯端午节的由来,了解屈原的故事,搜集关于端午的文化与习俗。端午节,不仅仅是粽子节,其实这个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端午节,更是一个民族节日,一个爱国节日。在声声呐喊的端午龙舟中,我们能感受着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在吟诵屈原诗词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着几千年前诗人的浓浓爱国之情。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2018级的队员们,在家中,有的帮助父母一起包粽子,有的用五彩线制作手链为亲人佩戴,有的用艾草装饰房间,有的与父母一起做饭,共享亲情之美好。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部分2018级队员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吧。
端午节当天,妈妈给我在手上系上了五彩绳,这是什么寓意呢?五彩绳,又称五彩丝、五色丝等,是端午节吉祥物兼饰物,具有辟邪作用,兼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五彩绳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由古代文身之俗演变而来。端午日天地纯阳正气极盛,借助天地纯阳正气辟阴邪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在诸多辟邪习俗当中,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传到后世,五色丝即发展成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传统之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飘走,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7B中队 崔琳溶
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7B中队 赵清仪
端午节我帮家里插艾草,每年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插艾草。
在历史发展中,端午习俗也注入了夏季时令的驱邪、祛病防疫风尚。夏季也是一个驱除瘟疫的季度,端午这天必不可少的也有"祛病防疫"活动。
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有“驱邪”及“祛病防疫”的内涵,如挂艾草与菖蒲、拴五色线、沐兰汤、点艾条等等习俗。
——七B中队 王心笛
今天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在这个日子里,我向奶奶学习包粽子,亲手体验饭桌上香甜可口粽子的制作过程,奶奶手把手细心的教我,我很高兴又学会了一项新技能.
——七6中队 杨童
正逢端午节,小区里组织包粽子活动,每个家庭都积极参加,这热闹非凡的场面,我也不禁凑了过去,让奶奶教我包粽子,奶奶痛快地答应了并耐心指导着我,我虽然包的不是很好,但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快乐。
——七6中队 甘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