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学习了新课程后,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学生喜好的不同,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按照季节变化规律制定出了几套体育课课堂常规。基本的体育课课堂常规主要包括:课前由体育委员检查服装并集合学生集体整队,(主要口令是:稍息、立正、向前看齐、向右看齐、向前看、各排报数、报告老师、某某班应到多少人、实到多少人、整队完毕请老师上课。)老师听完体育委员报告后迅速站到队伍前中间的位置高声说:“同学们好!”(老师快速用欣赏的目光扫视全体学生)学生说:“老师好!”。老师用亲切的语调宣布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关心生病的学生,安排好他们的看课地点、检查学生的服装,有不和要求的提醒学生去改进、安全检查与安全教育、学生自主做准备活动(老师积极参与),学生做完活动后老师再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的情绪达到一个小高潮。接下来进入了每节体育课的中心部分,也就是主教材的学习。主教材中以学习运动技能为主,用游戏来加强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下课前做放松游戏或放松操。老师总结本课学生学习的情况和掌握情况,布置课后努力方向,友情提醒下一节体育课学生要准备好的服装和小器材,师生再见。这些内容在教育和教学上都有其各自的意义。
1.整队集合与师生问好。整队集合是体育课开始后的第一个课堂常规,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学习前苏联教育体制的传统。师生问好是各科教学都有的一种课堂礼节。一声“同学们好!”“老师好!”的相互问候,除了表示互相尊重外,还有互相振奋精神、集中注意力的效果和意义。同时,高昂洪亮、精神饱满的师生问好,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尽快进入体育课中来,使体育课一开始就进入老师营造的一种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
2.各排报数的目的是老师清点人数的必要手段,也是教学管理的必要环节。老师在上体育课前清点上课人数,了解学生出勤情况是每节体育课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不仅是上课组织教学的需要,也是课后了解缺勤或生病学生的需要。
3.宣布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老师在课前向学生报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我们中国学校体育课课堂教学的传统,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学生要学些什么,要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锻炼中有目的、有标准、可操作,让学生心知肚明,把具体的锻炼目标转化成自己的学习行为,起到导向和激励的作用,让学生对自己所能达到的目标和老师规定的目标有个明确的对照。
4.安排生病的学生为见习生。老师安排见习的学生协助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如:帮助老师做裁判、协助学生拿器材、在游戏中担任一些适宜的角色等,既能让他参与活动也能让他区别与其他同学,使他也进入集体的行列中,而不做一名旁观者。
5.课前体育委员检查服装。这虽然是一件细微的小事,但这样有利于早先发现安全隐患。低年级的小学生经常会把小刀、直尺、铅笔、硬质的小塑料玩具放在口袋里,跑步时掉落后他会马上去拾,可后面的同学不注意就会摔倒。所以,体育课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保证学生活动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课堂常规。
6.教师的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除了在课前对教学环境、学生服装、运动器材等进行安全检查外,还要对本课预见性地提出安全警示,让学生进行安全行为规范的自我教育。由老师提出注意安全的要求,学生对照以形成安全防范意识。
7.激发学生情趣和注意力是每一个教师在上课前几分钟关注的重要环节。我们体育课老师怎样能使学生从教室到操场、从室内的文化课到室外体育课,尽快地从生理、心理的转换与适应呢?我在上课伊始总要用一些语言和小游戏来训练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调节学生的大脑,帮助学生尽快地投入到体育课的学习。
8.剧烈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是每节课必备的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但学生做起准备活动总是应付公事很不认真,我为这伤透了脑筋。通过新课程的学习我由原来的老师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变成让学生自主做准备活动,受到了良好的效果。我首先讲明体育课要进行身体锻炼和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为了更好地使身体适应各种各样的练习难度和强度,我们要做好准备活动,若不做好准备活动有可能影响对基本教材的学习和掌握,还容易发生伤害事故。我发现,让学生经常做一个比较固定模式的准备活动,很容易使学生失去新鲜感,做得不好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于是,我规定了每节课准备活动的必做项目和发挥项目,老师先把必做项目教给大家,要求每位学生都来做组长,来带领同学们做准备活动(小学生当领导的意识很强,就喜欢管别人)。要求小组长在完成必做项目后创设两节结合本课主要练习项目的辅助练习内容,还要不同于其他小组的练习内容,这样发挥了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在每节体育课下课前我指定好下节课要带领做准备活动的小组长,让他们回家后做好准备。这样一来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谁不会做或做准备活动不认真,小组长都会一个一个报告老师。
9.主教材的学习是以掌握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为主。我通过学习新课程,把这部分的学习主动权由原来老师多讲到老师精讲,由原来的老师设计好练习让学生反复练习到让学生自主设计练习或创编游戏。老师只要设计好问题,让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来分组学习,这样,学生学习的空间大了,学生学习起来主动性加强了,没有老师来管头管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
10.每节课的放松活动老师根据课的具体内容来设计,有时让学生来设计。我有个习惯,每节课下课之前总要提醒学生课后练习点什么,下节体育课老师要上什么内容,请同学们自己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最后,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