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市南教育体育系统真抓实干勇担当的“攻坚落实年”和凝心聚力、提质扩优的“质量提升年”。本学期,青岛大学实验中学教学工作将在学校中心工作精神指导下,规范课程管理,开齐、开足、上好课程的基础上,深思精研抓教学,担当尽责提质量,围绕抓实教学常规管理,深耕课堂,精准对标,确保缩减后30%学生的人数这三方面展开工作,全面打造具有“悦动思维”特征的课堂教学,激扬学生动力,实现生本相悦,突破质量徘徊不前的窘境。
一、主要任务:
1.精益求精诠释师者本分。借助省市区“互联网+”三级平台,打造以“同伴分享互助”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精雕细琢育匠才。
2.精细管理驱动常规教学。深研悦动课堂,以精心的态度、精细的管理,抓实常规教研集备,全面追求课堂“轻负高效”。
3.精准施策缩减后30%。落实一生一策,分层教学有的放矢,导师跟进一对一,提升关键少数,促进整体成绩可持续发展。
二、具体措施:
(一)头雁引领,提振精气神,同帮互助锻造共成长
1.以学校“名师工作室”为平台,积极开展
“名师工作室”工作,以科研课题为依托,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带动青年教师尽快成长。结合实际工作,以校学术委员会为依托,酝酿新的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吸引和发掘骨干、青年教师成为教学研究的新生力量,搭设平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和示范全校教师不断奋进。
2.抓好“松兰班”和“明德班”教师的培养。发挥“松兰班”的骨干教师在敬业、乐业、专业等方面的带动作用,使骨干教师能引领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组织“明德班”的青年教师进行说课比赛、课堂观察、评课多种研讨等活动,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听评课制度,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坚持做好松香兰韵班读书工作,做好青年教师的职业规划;加强读书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3.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继续抓好师徒结对的工作,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动作用,对青年教师进行课程标准、教材、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及班级管理的具体指导,定期安排青年教师进行备课、说课、上课等培训活动,为新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4.探索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教育赋能璀璨未来。
作为青岛市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转变教师们的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理念,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手段整合教育资源,发挥电子书包的资源优势,探索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为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为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插上充满新能源的翅膀。
(二)压实常规,精准落实管理,重视习惯养成和方法指导
1.夯实教研集备模式,潜思精研,行稳致远。
继续深化“松兰.悦动课堂”项目探索实践,实施“学习+集备/教研”的模式。找准学生的基础起点;找准学科的知识的切入点;找准课堂的逻辑线索;找准适合学生悦动的方式;找准课堂最终达成的目标。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坚持“三步走”(主讲先备共案——集体复备修改——个人二次备课)制度,做到“三定”、“五统一”,做好“五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梳理“两案”。
三定:定单元重点节次(集体备课课题),中心发言人,定单元进度。
五统一:统一单元目标;统一单元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统一单元评价。
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
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
两法:教法和学法;
两题:练习题和作业题。
两案:教案和学案。
备前——精心准备。每位教师要对将集备的内容进行初备,中心发言人提前一周准备所主备的教学内容,形成大体的教学思路、明确教学重、难点。
备中——加强交流。集体备课时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达到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做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首先由中心发言人发言,参与人员发表补充意见,重点讨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的方式和步骤,教学过程中所用到的资料,教师自己备课的困惑,教学实践的反思等。即教什么?怎么教?然后由中心发言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形成本次集体备课的教案、学案,以书面材料分发给备课组成员。
备后——注重完善。集体备课后,教师不要照本宣科,每个成员必须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本班的学生实际对集体备课的教案加以添加和取舍,形成体现分层、符合本班实际的“二次备课教案”和学案。
2.聚力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深研悦动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1)上好起始课,养成学习好习惯,注重学习品质培养。复学之后,七八年级还要上好起始课,培养学生听课、记笔记、思考、做作业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2)改进授课方式,多模式授课,让学习发生,做好分层和个性化的授课方式,体现分层次、有梯度的课堂教学,引领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师生对自我潜能的认识。
3. 唱响分段、分层教学的乐章,精准耙向,砥砺深耕。
(1)七年级注重过程管理,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品质,重基础夯实,重环节相扣,扎实推进学科教学,注重学科节奏的把握。分层进行师生评价,优生进行榜样的教育,关注松兰学生的发展,感受来自老师的敬业精神和真实的爱。
(2)八年级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品质的教育,及早准备,认真抓好生物、地理中考学科的考试备考,把控各个环节的过程管理,克服备考过程中的倦怠性、无序性、盲目性。紧紧盯住第二组和在C边缘的学生,绝不轻言放弃。任课教师与班主任一起共同打响通往中考成功路上的第一枪。
4.凝心汇智抓中考,聚焦短板促提升。
初中毕业年级要坚持以知识点复习为主线,复习好主干知识。复习的三个阶段要做到“三到位”。基础知识复习到位、思维方法训练到位、综合能力培养到位。同时毕业年级制定相关的关于备考的具体措施,更好完成今年我们提出“优质高中以及普高达线的绝对数有所增加的目标任务,倾尽所能缩减后30%学生比率。
(1)强化责任目标意识,抓分层教学集备保教学实效。
统一思想,强化初三教师责任和目标意识。紧抓分层教学集备,加强授课、作业、辅导、测试五大教学环节的检査;倾力改变后30%基数庞大的现象,真正将工作重心下移。摒弃不作为和无效的环节,真正学会学习,向习题质量要分数,努力打造精品课,希望每个学生成功在每一节课。
(2)心有温暖行有智慧,科学调适轻松应对考试。
初三班主任要注意及时做好学生思想调控和学生管理,特别要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即时激励、帮助学生,科学进行学生心理调适。
定期召开阶段总结会(包括班组教研会、毕业班研讨会、分层学生动员会、心理辅导),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必胜的信念。
(3)优化配置组合,做好师资调配和激励学生。
加强中考复习指导,坐实教学精准落地。优化配置组合,家校生凝心聚力,确保中考稳步提升。召开学生中考动员大会,分析考情,明确方向,提出针对性建议。聚焦 2020中考改革变化,进行中考试题研究;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考试技巧的培养;狠抓学生的基本做题规范;努力提高普高学生的成绩,落实优生偏科补弱措施;依托大数据,精准质量跟踪管理,时调整备考策略。
5. 家校凝心聚力,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将通过召开集体家长会、重点关注学生家长座谈会等形式,调动家庭教育力量,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6.加强体育锻炼和人机对话操作训练,责任包干,打好中考预备仗。
(三)基于学情,关注分层,精准靶向,学研互促创新策略
1.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理念,以打造高效悦动课堂为抓手,加强教研组团队建设,做好学情分析,聚焦学习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推进教与学方式的深度变革。
(1)基于转变方式细研方法。组织班组教研会进行成绩分析和提优补差,尤其是低分率转化策略交流,借助干部巡课、教研集备、“一人一堂”课(分“名师示范课”,“组长先行课”,
“亮点展示课”,“五年内教师磨课”等版块)等形式,引导教师从传统的“教”走向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教”。
(2)导师制个体跟踪。开展“关键学生”跟踪活动,建立《导师帮扶单》,填写帮扶学生档案,导师根据学生特点给予具体指导,全程跟踪;定期进行比较分析,调整指导方案,使关键学生在不同学科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育。同时也学校干部也分进班级,督促落实关键学生的成长。
(3)优化作业布置,坚守特色作业改革,强调作业的检测功能。建立年级作业会商制度和作业公告制度,针对不同的群体,布置弹性作业、分层作业,定期抽查作业批阅,将学生书写、作业布置数量、教师批阅仔细度列入必查内容。组织开展“我的学生是这样的”研究活动,全面调研任教班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习惯、学习状态、学习品质等。根据学生兴趣和学习能力,语数外学科探索生动多元高效的分层作业方式,第一二组合继续探究特色学科实践作业。让作业成为每日知识和技能的沉淀,成为学生认知、能力提升、情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2.规范教学管理,狠抓落实,跟进管理,强化学科干部的专业指导。
干部坚持周周听课制度,
走进全校 100%的教师课堂听课,课后分管领导从课堂习惯训练、后30%学生的课堂关注度,课堂有效分层、学生能力培养及检测等方面,与任课教师面对面评课;定期对各学科组的教研活动进行跟踪检查,对于教研、集备活动的参与、探究情况进行记录,做好每次教研记录和反馈。
新的目标孕育新的希望,新的任务具有新的挑战,新的征程更须新的作为,希望我们全体教师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扎实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上下一心,同心合力,积极作为,为我校教学成绩的跨越提升一起努力奋斗。
二〇二〇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