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崔其升与杜郎口经验》有感
最近几天,拜读了《崔其升与杜郎口经验》一书,受益匪浅,感受颇多。我感觉学习杜郎口要学习杜郎口中学“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精神。不管怎样学,都要真正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对教育的尊重。
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我们认为,可以用40个字加以概括,这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 杜郎口教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他们把这种特色叫做“10+35”或者“0+45”,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所有的教学方式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从一开始的“0+45”到现在的“10+35”的变化都体现了他们是务实的,是在不断的完善的。而我们学习他们这种教学模式,又辅助与多媒体,这本身又是一种进步,一种改革。。所以,我们要灵活掌握多媒体在杜郎口式教学模式中的运用,不能为了表现一下自己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而东施效颦。该用时才用,不一定整个课堂都用,也可以只用几分钟、甚至不用。
新课改的生命线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这条生命线的理想境界是:学校和课堂应当是一种生态环境,学生是这种生态环境中最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鲜活生命体,他们有情感,有人欲,有思想,有追求,有个性,有尊严。教师也是这种生态环境中的生命体。教育教学活动应当是生命体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沟通和生命融合。杜郎口中学的课堂,给人们的突出感受是,孩子们不再是整齐划一、举止呆板的木偶,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再是分数的奴隶,而是一个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体,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体,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每个人都有一种灵动的思维,自主参与和表现自我的强烈意识,不同的意见可以自由的发表,不同的个性可以得到张扬,令人感到这里的课堂是有生命的课堂,生命是千姿百态的,生命是有潜能的,生命是有活力的,生命是有强烈表现欲望的。只要让生命释放出潜能,只要让生命充满活力,就会让生命充满成就感、幸福感,厌学就会变为乐学,负担就会转化为轻松。对于这一点,孩子是有深切感受的。他们共同的心声是:“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这四句话中有四个“我”,说明孩子们在学习中找回了自我。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多有几个“我”就好了,最好是一个孩子一个“我”,千万不能在有许多“我”的课堂里只有老师一个“我”,我的课堂,我的教学对象,我执行教案,我的教学成绩,这种只有教师一个“我”的课堂,叫做无生命的课堂,物化的课堂,机机械的课堂。忽视生命的教育是非人道的教育。
课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这个阵地应当蕴含多种养分,应当充满七色阳光,应当让各种小鸟自由飞翔,放声歌唱。但是传统的课堂却把小鸟封闭起来,填鸭式教学让一只只小鸟都消化不良,预设的一个个笼子让一只只小鸟折断了翅膀,千篇一律的要求把一只只小鸟都克隆成一个模样。一只只小鸟痛苦地挣扎呼唤。种种疑虑使教师不敢彻底开放课堂,而只是有限度地开放。很多教师的所谓开放还是设笼子,让小鸟按照教师预设的飞行空间和飞行路线进行有限度的飞行,教师一旦发现小鸟超越他(她)预设的飞行空间和路线,使开始干预和控制。这样的课堂,犹如如来佛的手掌,一伸手可以让孙悟空翻几个跟斗,一收手又把孙悟空攥在手心里。
老师们,只要我们真正在教改中体现“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原则,不管教改之路有多少荆棘,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