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传承课中对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尝试与感悟
马 妍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人们的各种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美术教育的内涵也在日益丰富。教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应当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使美术课堂教学优化为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教学过程。我在此次传承课活动中就如何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几点尝试与创新。
第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
兴趣是学习心理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它能够成为学习的直接动力。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开学生心扉、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也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前提。从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应用多媒体手段辅助美术教学,增加美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中,现代教育呼唤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美术教学既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必然要求。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较而言,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强,有省时、省力、直观、灵活、生动、节奏快、容量大等特点。我在本次传承课中执教的是二年级的《小扇子》一课。如果在以往我只能借助实物以及书本中的图片来向学生展示,这种资源无疑是有限和乏味的,也更谈不上兴趣了。但有了多媒体我把各种不同造型、不同装饰、不同风格、甚至是什么样的人拿什么样的扇子以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的来欣赏扇子,体会扇子的美感。这样,学生无论在课堂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得清楚,也不会因为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演示的画面过小而对美术失去兴趣。同时我在课中又设置了“奥运福娃”五个卡通形象串连起整堂课,对于低学段学生来说在课上出现他们喜欢的卡通形象从心理和情感上又增添了一份喜爱和兴趣。
(二)拓展美术教学材料,丰富美术教学课程的内容。
当今的美术在现代艺术材料和艺术技术、交流传播媒体、视觉研究和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在表现手法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老师用发展的眼光对待美术教学和学生,而不能只停留在教授学生掌握某种绘画技法上。比如《小扇子》一课中,我不仅要教学生如何折扇、剪扇、装饰扇,还要使学生了解和感受到不同材质的纸张的制作特点,我给学生提供了三种纸即彩纸、广告纸、报纸让学生来感受。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年龄偏小在准备材料方面由我为学生提供,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使用材料还是比较局限有些不太敢用材料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发挥。这也是这节课考虑不周的地方,还是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准备相信效果会比较好。
第二、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课堂氛围是师生共同在课堂上创造的心理和环境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会产生更多的师生互动,学生愿意更多地表达自己。如何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呢?
(一)充分运用教师语言的艺术。
课堂并非是老师的一言堂,因此老师的话不一定多,但要能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老师就象是一位出色的演讲家,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言词中透露着思辩与智慧,话语中体现着幽默风趣、语调中包含着抑扬顿挫。老师在主导教学时应努力营造出一种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中得以轻松地展现自我,那么,学生就会把对老师本人的喜欢迁移为对美术学科的热爱。以六年级的《发射构成纹样》一课为例,我先从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比如旋涡、波纹、射击的靶心等例子出发,用生动的语言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引起暂时神经联系的兴奋,以唤起学生对感知过的事物或场景的联想;再促使学生比较这些现象的共同点:由中心向四周扩散,和由四周向中心集中;接着我以这些现象的共性向学生提问,从圆形引申到正方形、三角形以及不规则的图形等。最后我运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展示一些发射构成纹样的作品,同时加以具体形象的描述,使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对发射构成纹样有了更深的了解,从完整意义上看,这是从认识到理解再到发展创造力的过程。在此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引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课堂气氛宽松,学生思想活跃,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发挥,学生学会了发现与思考、同时也学会了探索与创造,从学生的作品中表现的正是不同层次的创作。
(二)尝试失败,因材施教,增强学生学好美术的信心。
与其他学科比较来说,美术学科更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实践必然会有成功与失败,尝试失败的教学方法,就是事先不必给学生过多指导和框框加以限制,让学生在多次尝试与失败中自我进步。当学生在实践中出现错误时,或出现抵触情绪、不想画时,老师不应该责怪、批评学生,而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教育的契机,及时地给学生以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心中想要表现的作品,使学生在失败中学到许多东西。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更新颖、独特的绘画方式,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在《小扇子》这课上我给学生出示了大量的不同造型的折扇范品。在折扇的外形设计上我没有做演示指导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主动探索来得到理想的效果。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开始了大胆的尝试,对于尝试失败的学生我则引导他从另一个角度去改变扇子的造型体会其美感,帮助受挫的学生树立自信心。随着时代的进步,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目标已不再局限于区分门类和传授绘画技法上,而是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变化和组合、创造出无数个新造型、新形象、新形式。
第三、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个性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特征,它在承认学生共性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挥,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个性化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联络和交流得到加强,学生能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作用,从而增强自学、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和自我识别、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
我认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教学理念所倡导的是,教师除了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外,还要指导学生如何把心中想画的东西画出来,甚至画得更好。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以门类、画种作为教学脉络,比较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是老师教学生怎么画,而现代美术教学模式提倡学生为中心,是教师帮助学生将他们想要展现的事物画得更好,是老师帮学生怎么画。比如《小扇子》一课的学生制作环节,我没有给学生规定做什么样的扇子而是让学生自由创作。学生没有了限制自然就能发挥想像大胆创作,我在巡视指导中根据学生做好的扇子给出合理的修饰建议。如,一个学生做好了一把折扇外形非常美观,我建议她用彩笔构画图案来装饰并给她演示。演示好后小折扇有了更好的美观效果,而在演示的同时组内其他学生也得到了启发,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它对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起到很大的作用。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具备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悉心研究教学教法,改进教学,这样才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